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从永乐盛世与仁宣之治时期铸币,看明朝用宝钞逐步替代铜钱的思想

一,明成祖永乐铸币

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个皇帝,年号为永乐(1403~1424年),黄佐《翰林记・改元》云:"太宗即位,始拟用永清,后乃用永乐,自是每朝纪年,不复再改。"

朱棣统治的22年间,政治、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其间发生了如迁都北京、编撰《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此时,明朝的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朱棣本人很注意民生以及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他认为百姓是国之基础,帝王对于百姓应"恒保之如赤子,未食则先思其饥也,未衣则先思其寒也",让百姓过上小康的生活才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他派人治理江浙地区水患,疏浚吴淞江,修筑山东潍河、陕西泾河等处堰坝,改善农业生产环境。鼓励各地垦种荒闲田土,采用政府组织移民、流民就地安置、政府配给生产资料、减免租税等方法迁民垦荒促进生产。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国家富庶,赋税交纳盈余,粮食除上缴中央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库的蓄积还很富裕,甚至出现时间长了,余粮变红腐烂不能吃的景象。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全国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可谓国势强盛,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安稳,史称"永乐盛世"。

从永乐盛世与仁宣之治时期铸币,看明朝用宝钞逐步替代铜钱的思想

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在对外关系上,明成祖朱棣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永乐元年(1403年),在浙江、福建、广东设立市舶提举司,管理对外贸易。同年,遣使往朝鲜、安南、占城、暹罗、琉球、真腊、爪哇、西洋苏门答腊等国家和地区。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先后派遣郑和率领船队六下西洋,几乎走遍了南海、北印度洋沿岸、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诸国。此举加强了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扩大了海外贸易,是中国外交史上历史性的突破。在郑和下西洋航线所经地区多次发现过永乐通宝钱。

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南海地区的考古调查中发现大量铜钱,其中永乐通宝钱数量非常巨大。如在西沙群岛的一艘沉船里清理出的可辨识文字古钱,重297.5公斤,计80706枚,其中永乐通宝钱49684枚,占比近62%,这艘沉船被认为是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船只。远在非洲东岸的肯尼亚。

2010年也曾发现出土有永乐通宝钱。永乐通宝钱在东南亚、南亚地区也有大量出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在这两个地区拥有大量的属国。这些国家大部分力量弱小,铸钱技术和能力很低,为了体现对明朝的朝贡体制,永乐通宝钱在东南亚等地区受到广泛欢迎,流通很广。

从永乐盛世与仁宣之治时期铸币,看明朝用宝钞逐步替代铜钱的思想

永乐年间,明朝政府继续沿用宝钞制度,国家仍全力加以推行,确保宝钞的主导地位,但为了赏赐及对外贸易的需要,也曾开炉断续地铸造了一些永乐年号的制钱。史载成祖朱棣铸钱始于永乐六年(1408年),永乐九年(1411年),又令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省布政司铸造钱币,从开铸的四个省份来看,有个处于沿海地区并有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提举司,这也印证了朱棣铸永乐钱有对外贸易的因素。从永乐时期设置的布政司数量上来看,其铜钱铸造量已远远不及洪武时期。

永乐通宝钱文为楷书,对读,小平钱,光背无文。钱币直径2.3~2.6厘米,重量3.2~3.8克,钱文秀美、清秀,有宋钱遗风,制作比较精致。永乐通宝铜钱是明朝诸多钱币中最为精美的一种,风格、制式较为统一。目前所见还有永乐通宝大钱,如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永乐通宝背"三钱"。此钱原为钱币收藏家王荫嘉之旧藏,直径3.3厘米,重12.4克,面文对读,背穿右有"三钱"二字。

永乐一朝是否正式铸造大钱,史籍并无记载,只有《古泉汇考》引用严铁桥说的一段话:"里人沈姓有大永乐钱,背有"密"字及・十、一两"三字,沈姓共有大永乐钱大小凡五种,略如大中、洪武钱之制。"

这是目前所知唯一谈及永乐通宝有五等钱的文献资料。除折三钱外,其余折二、折五、折十均未发现。因而我们认为永乐折三钱应属试铸品,故存量极罕。当时开铸的钱局只有几处,所以永乐钱数量较少,版别亦不多。今所见有阔缘、窄缘和大样、小样之分,"永"字的横笔写法有长短两种,"宝"字的"贝"下面两点有接廓和离廓两种,钱穿有大小之别。永乐通宝钱重一钱二分,铸造极为精致,我们从中可见,这与当时国势稳固、经济富庶是分不开的。

从永乐盛世与仁宣之治时期铸币,看明朝用宝钞逐步替代铜钱的思想

二、宣宗宣德铸币

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为宣德(1426~1435年),在位10年。明宣宗一朝,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现固了皇权统治。中央采用"票拟"制度突出内阁的地位和作用,使得其具有议政的权力,地方各省常设巡抚也逐渐形成制度。对于民生间题,他认为:"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因此继续实行重农、薄赋的政策,采取诸如令军队电田、兴修水利、免除受灾地区税赋等措施。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实施,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史称宣宗"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宣宗与其父仁宗统治明朝的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

正所谓"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受宣宗之命开始了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的航行宣德时期,虽然宝钞贬值,但政府为维护钞法,依然偏重使用纸币,不重视铸造铜钱,直到宣德八年(1433年)オ令宝源局开始铸钱。

《明实录》记载,"(宣德八年十月)命工部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布政司铸宣德通宝钱十万贯只有小平钱,重一钱二分。宣宗朝铸钱一直持续到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其间宣德九年十二月由于离家日久,内府宝钱局还依照修造海船的定例,发给铸钱的民夫每月口粮四斗。宣德十年正月初三宣宗驾崩,正月初十其子英宗朱祁镇即位,诏令"铸造铜钱…等悉停罢"。

从上述记载来看,宣德钱的铸造仅一年多其铸造量应该不大。宣德通宝钱皆为小平型制,钱文为档书,对读,均为光背无文。钱径约2.4厘米,重3.4克左右。宣德通宝钱版別较少,一些钱币图谱记载仅有种版别,即草点"通"、非草点"通"和"德"字中间少一横,称作"省一宣德"

今所见还有大字、小字和广穿等版式。因铸造时间较短,存世量很少。宣德通宝钱铸工大都比较精美,这也许和宣德皇帝本人的艺术修养有关,后人称其"游戏翰墨,点染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由其督造的"宣德炉"也以铸工精湛而闻名于世,反映了这一时期铜器铸造技术的发达。

(1435年)明英宗即位后,诏令停止铸钱,由此开始至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年)以前,历经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三个皇帝四个年号(天顺为英宗复辟后的年号)凡六十八年未再铸钱。这主要是由于大明宝钞持续贬值,民间小额交易支付完全可以由宝钞来完成,铜钱逐渐被驱逐出流通领域。

从永乐盛世与仁宣之治时期铸币,看明朝用宝钞逐步替代铜钱的思想

本文作者:申报七十七载(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296988401323265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