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明朝谥号“忠武”之名将:徐达没上榜,其中一位打残了李自成

西周建立后,周公制礼作乐,其中有一礼是“谥法”,又称为“谥号”,是对王室、贵族、官员等死后的一种评价制度,从“谥号”可看出其生平事迹。秦始皇建立后,为了体现皇权至高无上,于是下令废除“谥号”,西汉时再次恢复,后历代均沿用。对文官而言,最高谥号叫文正;对武官而言,最高谥号是忠武。文正、忠武,这是历朝文武官员梦寐以求之“谥号”,曾国藩晚年不顺,可得到皇帝许诺文正“谥号”后,为人开朗了许多。

明朝谥号“忠武”之名将:徐达没上榜,其中一位打残了李自成

明朝276年国祚,享受谥号为“忠武”的名将有常遇春、张玉、薛禄、郭登、周遇吉、张庆臻,共六位,其中一位是元朝“降将”,从北元归顺而来。开国第一名将徐达,太祖朱元璋评价其:“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然而,徐达死后,谥号并不是“忠武”,而是“武宁”,这是为何呢?其实很简单,文官谥号以“文”字开头;武官谥号以“武”字开头,最高荣誉就是“武宁”。不过,文武官还有通谥,以“忠”字开头,后跟文、武、定、烈、简、肃、毅、敬等。但是,后人评价武官时,比较喜欢用“忠”字开头,所以“忠武”在潜意识当中就是武将最高荣誉了。就此而言,徐达没能上榜,因为称呼不同,并非实力不行。

明朝谥号“忠武”之名将:徐达没上榜,其中一位打残了李自成

常遇春——人称“常十万”,冲锋陷阵第一人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安徽凤阳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作战以勇猛著称,人送绰号“常士万”,因为他曾扬言只带10万精兵 就可以横行中原,可以将蒙古骑兵赶回草原放牧。投奔朱元璋时,曾放下狠话:“将军指到哪里,我愿打到哪里,渡江之日,愿为先锋。”相当霸气。1355年,大战采石矶,常遇春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元军溃散。1359年,常遇春出奇兵偷袭衢州,斩杀元军万余人。1360年初,常遇春率精兵万余大破陈友谅军,斩杀万余,活捉三千;5月,在南京龙湾再次击败陈友谅,救了朱元璋一命。1363年,鄱阳湖决战中,常遇春勇猛无敌,再次救了朱元璋一命。1367年,追随徐达北伐,攻破大都,灭亡元朝。1369年,北伐途中,暴毙而亡。朱元璋评价:“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矣哉。?死后谥号“忠武”,追封“开平王”。顺带说下,常遇春女儿是太子朱标老婆,与老朱算是亲家。

明朝谥号“忠武”之名将:徐达没上榜,其中一位打残了李自成

张玉——朱棣麾下大将,靖难第一功臣

张玉(1343年—1401年),此人本是元朝将领,还追随元顺帝逃亡漠北,洪武十八年(1385年),眼看元朝不行,改投明朝,算是“降将”。1388年,张玉追随征虏大将军蓝玉北伐,追杀蒙古铁骑,在捕鱼儿海一战中表现突出,被授予千户。1390年,追随蓝玉征讨远顺、散毛诸洞。1391年,张玉自领一军,击败蒙古军,并将其追杀到鸦寒山。蓝玉死后,张玉改隶燕王朱棣麾下,屡屡追随朱棣出征塞外。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张玉率兵夺取北平九门,三日内控制全城,为朱棣开了个好局。在之后的征战中,张玉充任先锋,屡屡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大军。可惜,东昌一战,朱棣陷入盛庸军团围攻,张玉率军冲入敌阵救援,被盛庸包了饺子,力战而亡。朱棣继位后,追谥“忠显”,洪熙年间,该谥“忠武”。顺带说下,张玉儿子张辅也很厉害,率30万大军收复安南。

明朝谥号“忠武”之名将:徐达没上榜,其中一位打残了李自成

薛禄——朱棣麾下大将,靖难功臣排第三

薛禄(1358年—1430年),早年从军北平,归燕王朱棣麾下,与张玉、朱能等并称靖难三大名将。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张玉、薛禄两人一同率军夺取北平九门,为燕王开个好局面。1400年,朱棣战败东昌,南军追击,薛禄一一将其击败,确保朱棣安全。1401年,单家桥一战,薛禄被生擒,可他奋力挣扎,居然将绳索挣脱,而后继续作战,堪称勇猛。1408年,追随朱棣北伐,击败阿鲁台,升官右都督。1423年,再次追随朱棣北伐。1425年,薛禄镇守边塞,击败来犯蒙古骑兵。1426年,薛禄充任先锋,追随明宣宗征讨汉王朱高煦之乱。1427年,在开平击败瓦剌。1428年,追随明宣宗北征,于宽河击败敌军。1430年,薛禄病逝,谥号“忠武”。张廷玉评价:“禄有勇而好谋,谋定后战,战必胜。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善抚士卒,同甘苦,人乐为用。”

明朝谥号“忠武”之名将:徐达没上榜,其中一位打残了李自成

郭登——镇守大同,土木堡之变后力撑危局

郭登,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大将郭英之孙。此人博闻强识,喜爱谈军事,对军旅之渴望非常强烈。1449年,明英宗受太监王辰蛊惑,只准备五天,便率20万大军征讨瓦剌,结果酿成土木堡之变,几乎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虏。有了英宗在手,也先太师便以此要挟,来到大同诱骗郭登开城门,可碰了一鼻子灰,吃力不讨好。1450年,瓦剌大军试图强攻大同,郭登亲率800骑兵设伏,大破瓦剌骑兵三千余人,斩首两百余级,夺回人畜、弓械数万,明军士气大振。同年6月,也先亲率骑兵六千余人,携带英宗,再次来犯大同,并以释放英宗为名,诱骗郭登开门。郭登早已识破也先计谋,于是设下伏兵,试图夹击瓦剌,也先无奈之下只能撤兵。明英宗复辟后,郭登被言官弹劾,被贬甘肃,宪宗继位后,郭登才得以洗刷冤屈。1472年,郭登病逝北京,宪宗为其停朝一日,谥号“忠武”。张廷玉评:“登仪观甚伟,髯垂过腹。为将兼智勇,纪律严明,料敌制胜,动合机宜。”

明朝谥号“忠武”之名将:徐达没上榜,其中一位打残了李自成

周遇吉——大战清军三天三夜,还曾打残李自成精锐,间接使其败亡

周遇吉(1600年—1644年),锦州人,明朝铁血战将,为大明帝国流尽最后一滴血。1642年夏,趁着明军主力与农民军大战之机,皇太极命令阿巴泰为大将军入关劫掠。11月,七万清兵携带大量青壮年人口、牲畜、物资北还,途中经过杨柳青,明均皆不敢战。此时,周遇吉本已奉命去山西任总兵,可听说清军要经过杨柳青,于是率骑兵回来设防,与清军大战三天三夜,击毙清军千余人,而后方才撤退。1644年,李自成率十余万大军东征北京,沿途明军望风而逃,周遇吉独自在代州设防,为北京建立屏障。李自成夺取太原后,急攻代州,周遇吉坚守数日,粮尽援绝,退保宁武关。

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与偏关、雁门关共称防伪鞑靼骑兵三大关,是代州通往大同之交通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对此,李自成势在必得,周遇吉又决定坚守不退,一场大战不可避免爆发。当时,周遇吉手下仅剩五千残兵,可李自成麾下兵马十余万,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但是,周遇吉毫不畏惧,利用险要地势,顽强阻击农民军,杀伤李自成精锐三万余人。关破时,周遇吉被吊于高竿之上乱箭射死,然后又将尸体肢解;夫人刘氏率几十兵马拒守公廨,登上屋顶向农民军放箭,全部被农民军烧死,堪称惨烈。周遇吉死后,谥号“忠武”,当之无愧。清朝顺治年间,地方官员重修其墓地,为其树碑立传。

明朝谥号“忠武”之名将:徐达没上榜,其中一位打残了李自成

周遇吉在宁武关一战击杀闯军精锐三万余,李自成也是元气大伤,所以到达北京时并未主动攻城。后来,在山海关一战中,李自成若是能多有三万精锐,估计战局就不一样了,可以在满清骑兵赶到之前击败吴三桂,夺取关门。换句话说,周遇吉宁武关一战,击杀闯军精锐众多,间接导致李自成败亡。

与常遇春、张玉、薛禄、郭登、周遇吉相比,张庆臻就没啥战绩可言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张庆臻自焚而死,且是举家自焚,南明追谥“忠武”。当然了,明朝名将很多,他们虽然没能获得“忠武”谥号,但也不差,如戚继光,谥号“武毅”。

本文作者:岩岩说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010072063436443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