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盛世佛乱世道,乱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和尚出门圈钱,缘何于此?

佛、道、儒三教在中华大地之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其实这三者,不管是哪种文化,实则都为中华文化的分支,并不存在什么对立的关系。但事实上,却不尽如此。想必很多人都曾听说过,诸如“乱世道,盛世佛”,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而盛世时,和尚开门圈钱,道士归隐深山等等说法。

盛世佛乱世道,乱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和尚出门圈钱,缘何于此?

对于如此说法,在历史中虽有佐证,但也有反驳。乱世道士出山救人,如姜太公、诸葛亮等人,但事实上佛江传入中华大地时,是五胡乱华时期,那可是真正的乱世。反言之,在大唐贞观盛世时,道教极为盛行;全真教兴于金朝等。

对于乱世 多出道士而言,但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乱世道士下山救世,那也得获得世人认可才行。生活在乱世中的人,为何平白无故地听从素未谋面的道士呢?其实诸如“道士救世”的书法,源于明清小说。

盛世佛乱世道,乱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和尚出门圈钱,缘何于此?

在明清时期的小说中,凡是智者均为道士。在这种智者道士化的影响下,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还有一点,明清小说也是建立在祖辈的遗产之上。故而,明清时期的小说也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源于生活而言,如《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便是道士出身:《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以道家的奇门遁甲之术闻名于世;名臣宰相魏征,道士还俗;文天祥宁死不屈,执意返乡当道士等等。明清小说大多是基于历史原型,继而进行扩散。

盛世佛乱世道,乱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和尚出门圈钱,缘何于此?

正是由于明清之前,众多道士留下的美好形象,让民众接触的道士,都是一种代表正面积极向上的形象。基于此,在人们心中落下“道士美好”的独特形象。基于此,一些所谓的“盛世佛,乱世道”的说法才横空出世。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人们对道教的推崇,更多地是一种尊敬与尊重,而并非是因为道教的兴衰程度。

盛世佛乱世道,乱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和尚出门圈钱,缘何于此?

历史长河中,乱世之中,也有和尚救世的说法。远的不说,就以抗日战争为例。曾在1938年,佛教圣地五台山曾举行抗日救国动员大会,集合近两千位僧众,组成“僧侣自卫队”,受训于晋西北的八路军。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战中,那些参加抗战的僧众,存活下来的人很少。如此一种保家卫国的精神,能说是乱世和尚闭门不出吗?

本文作者:史话翔谈(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489456234050407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