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行走中原丨叩开应天门 读懂隋唐城

行走中原丨叩开应天门 读懂隋唐城行走中原丨叩开应天门 读懂隋唐城

应天门遗址西侧的包边石和散水石

行走中原丨叩开应天门 读懂隋唐城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应天门诞生,原名则天门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攻克洛阳后,下命焚毁此城楼

◎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高宗下令重修应天门

◎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高宗在此责问战俘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太子隆等五十八人后,下诏将其释放

◎公元690年,农历九月初九,武则天在应天门登基,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

◎周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农历九月,武则天在此大赦天下并改元

◎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因避武后尊号,改此门为应天门;为避中宗尊号,改此门为神龙门,后又改回应天门

◎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玄宗在此领受信安王献上的契丹等地俘虏

◎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农历六月七日,应天门观发生火灾,延烧至左右的延福门

◎唐玄宗时期改应天门为五凤楼,直至晚唐、五代、北宋时期

◎北宋晚期,随着洛阳失去都城地位而致此门年久失修,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徐礼军

1414岁的它,又一次满血复活了。

它叫应天门,全称隋唐洛阳城应天门,生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沉睡地下1000多年后,被车水马龙的嘈杂声和热火朝天的机器轰鸣声惊醒,今天抖一抖满身的厚重风尘,换上一件新装,傲然立于洛阳市定鼎路中央。

徜徉在应天门前,南眺洛阳桥、龙门山,北望明堂、天堂,东南看周公庙,西北望九州池,这一次,她回到了百姓中间。

◎屡毁屡建多次易名

公元604年,雄才大略而又好大喜功的隋炀帝,登基之初便准备迁都洛阳。他登上北邙,南望伊阙,洛阳山川形胜尽收眼底,这个富饶且聚王气的盆地,令他十分满意。可是,当时的汉魏洛阳故城,历经战乱已残破不堪,不再适合继续作为都城。他遂命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和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都。宇文恺作为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揣帝心在宏侈”,遂采用全新的星象规划方案,以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引洛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他们强力役使200多万民夫,用了短短10个月的时间,在公元605年建造了一座新都城,而且建得“穷极壮丽”。

新都城主要由宫城、皇城、外郭城组成,宫城正南门为则天门,南与皇城端门、郭城建国门(唐称定鼎门)对应,北与玄武门、龙光门对应。

隋末王世充据洛时,将则天门改为顺天门。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攻克洛阳后,因嫌此门过于奢华,派人焚毁城楼。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高宗下令重修则天门。武则天当政时期,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形成了著名的“七天建筑”,即七个天字建筑,分别对应天上紫微宫的星座:天阙(伊阙)、天街、天枢、天津(天津桥)、天门(应天门)、天堂、天宫。应天门南对伊阙,北倚邙山,洛水贴皇城而过。“七天工程”王气侧漏,气韵非凡,充分体现出唐代的雄浑气象。

应天门是紫微宫的点睛之笔,它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城门阙遗址,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自隋代建成后,至五代、北宋、金初,此门在500多年间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多次易名,先后被称为则天门、顺天门、应天门、神龙门、五凤楼等。

应天门的地位和作用逐渐隆盛。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高宗在此责问战俘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太子隆等58人后,下诏将他们释放。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冬天,唐高宗病重,仍想登上此楼大赦天下,却难以遂愿,他因心力不济、“气逆不能乘马”而作罢,当夜即驾崩。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初九,武则天在应天门登基,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名楼之上,出演了一部精彩的女皇大戏。女皇比李世民和李治更任性,仅仅因为脱落的牙齿重新长出,便于长寿元年(公元692年)九月,在此楼大赦天下,并改元。换一颗牙,她也要换得惊天动地,举国皆知。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82岁的女皇武则天被迫退位,当年即病逝。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因避武后“则天大圣皇后”尊号,改此门为应天门;不久,朝廷为避中宗尊号,又将此门改为神龙门,后来又改回应天门。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在此领受信安王李祎献上的契丹等地俘虏。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农历六月七日,应天门再次燃起大火,火灾原因不明。《新唐书》记载:“大火延烧到左、右延福门,经日火不灭。”京房《易传》中说过:“君不思道,天火燔其宫室。”这把火,似乎敲响了大唐帝国的警钟。

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楼改称为五凤楼,白居易登此城楼,写下一首诗《五凤楼晚望》:“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五凤楼一直沿用至五代、北宋时期。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洛阳成为战场,遭到严重破坏,金兵一把火烧毁了这座繁华了530多年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外观壮丽内饰精美

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被誉为皇权的生命线,其中的应天门,显然地位最高,相当于这条生命线的“命门”,所以巍峨壮观,气度不凡。

考古发掘证实,应天门城门下的台基,东西长120米,南北宽60米,台基上又建起35米高的城门楼,其高度约相当于如今的12层楼高。城门楼两边,一前一后有阙楼、垛楼,亦很高。两阙相距83米,阙上两重飞檐,状如凤翼,呈展翅欲飞状。两阙向北通过17米宽的城墙与城门主体相连。整个城门楼、两垛楼、两阙楼,恢弘壮阔。加上城门进深20多米,门洞高大而深邃,人们穿过幽深高大的门洞时,不免肃然起敬。

其地基平面呈“凹”字形,城门楼在中间,垛楼、阙楼各一对,分排在两边,飞檐如翅翼,似五只金凤凰。文人喜欢这座造型灵动的城门楼,用“五凤楼”这个诗意的名字来命名它。

“两重观,双向三出阙”是古代都城宫城正门的最高规格,是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三出阙是古代城阙建筑中最为复杂的一类形制,即在母阙的后侧和外侧各建有两出子阙,平面呈曲尺形、“凹”字形,凹进去的部分形成一个门前广场,是集会或举行庆典的理想场所。

专家介绍,这种阙形突出了宫门上城楼的主体作用,凹形平面结构使整组建筑更有深度,扩大了可控制的空间,也增强了立面上高低错落的效果,大大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和造型美。门楼内部修饰十分考究、相当精美,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审美格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建华认为,阙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至迟到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通常是宫室大门外的两座夯土墩台,台上有屋,登临可以远观,所以阙又可称为观。城阙是阙的重要类型之一,是在城市产生以后为防卫而产生的。城阙开始是以防卫为目的,后来逐渐演变成等级的标志。

应天门的寓意,是对应天上的天门星座。在传说中,天门是天帝居住的紫微宫的正门,“上合天门入明堂”。此门有两重观,上写“紫微观”,左右连阙中间以廊庑相连,其建筑形式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是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应天门还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城门阙遗址,这种建筑形制,明显影响了北宋汴梁的丹凤门和明清的北京故宫午门的建设。

武则天在此门楼上举行登基大典后,便将这里作为政治活动中心,在此颁布诏令、特赦罪犯,大宴群臣、接见四夷使节、举办国事活动。彼时的应天门,是皇权象征、国家门面,也是隋唐时期政治斗争的角力场和历史变迁的大舞台。韩建华说:城阙的功能,随着封建集权制的发展,逐渐由实用过渡成礼仪的象征。

饱受争议的两位历史风云人物隋炀帝和武则天,因为应天门这座玄妙之门、历史之桥,而留下了一种呼应关系。两人都特别钟情于洛阳,隋炀帝命人建造洛阳城和则天门,在此发号施令;武则天将此门改为应天门,在这里登基改制;隋炀帝跨出此门,南下江都,命丧运河边;武则天迈进此门,长袖善舞,终老于洛河边的上阳宫。在建都和改朝、命名和改名、出门和进门之间,隔着这一道门,两人似乎在做着一场权力游戏,游戏的过程和结局都惊世骇俗。应天门屡毁屡建,一再改名,是权威的任性,也是奇迹的创造,辉煌的毁灭,同时,又体现着国力盛衰与百姓苦乐。到了唐末哀帝时期,应天门的王气已被挥霍殆尽,大唐帝国在风雨飘摇中走向了灭亡。

◎古楼新貌复建惠民

应天门遗址因多个朝代的遗迹堆叠和相互毁坏,发掘难度非常大,韩建华带队主导了应天门遗址“一次钻探、四次发掘”中的后两次发掘工作,他说,从1959年到2011年,应天门遗址轮廓才逐渐清晰。

1990年,在洛阳市的一处工地上,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座埋藏在地下的隋唐洛阳城宫城,随即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生活用瓷、众多的生活用具、保存完好的城池,其中宫城东阙应天门遗址的发现,更为研究隋唐东都城门建制特点提供了珍贵资料,被评为当时中国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有一组玉片令人惊奇。玉片共有十枚,它们连缀在一起如同竹简一般。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清理干净玉片上的泥土,温润洁白的玉质出现在人们眼前,令人兴奋的还有玉片上断断续续的文字,让人更想不到的是,文字上记载着的,竟然是皇帝登基即位时的册文。在出土的玉册上,大致可以辨认上面所镌刻的册文:“宝图光践,令誉祝于区宇比,祖业克绍”,其中有的字体已经残损,却依然可以感受到皇帝登基时的庄重威严。册文中有“令誉祝于区宇比”,“祝”字的出现证实,这套玉册的主人,就是公元10世纪中国唐朝历史上的唐哀帝李枧。

2010年,工作人员发现了1959年发掘时遗落在洞中的探铲。此前,他们还在应天门遗址旁的渠中发掘出了许多贝壳,那条渠曾经是引谷水贯九州池和皇城的,贝壳的发现,说明当时渠水清澈,环境优美;在遗址阙台上,他们发现了不少子弹壳、手榴弹,还有一具青年军官的尸体及其遗物钱夹、纸币、徽章、香水等,证明这里解放战争时期是国民党青年军的防御阵地,此处曾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当然,最有价值的,还是门址、墩台、阙台遗址,以及隋唐至北宋时期的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是它们,使独一无二的应天门得以“复活”。

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由国内顶尖设计团队——中国文化遗产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设计完成,2016年开工建设,2019年4月建成,并以灯光秀的出场方式对外开放,让人们直观了解“两重观”和“三出阙”的建筑形制,体会中国古典建筑的巍峨壮丽之美。整个工程及其周边环境,采用原状模拟的形式进行保护、展示,与其北边不远处的天堂遗址、明堂遗址以及南边的定鼎门遗址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貌,尽可能体现出隋唐风韵。

应天门像一座阔气的舞台,从隋唐至宋金,帝王的喜怒哀乐和王朝的兴衰成败,在这里上演;王侯将相的豪奢霸气和文人墨客的千古文章,在这里演绎。主宰过历史的强者,又被历史沉淀;留下动人故事的智者,终被历史收藏。叩开此门,便能更好地了解隋唐洛阳城,读懂今日洛阳城。

相关链接

以唐长安城大明宫丹凤门(宽约75米)、明清北京午门(宽约120米)来比较,应天门几乎为丹凤门的两倍。

本文作者:大河网(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697330944095079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