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来人啊!把犯人推出午门外斩首!紫禁城的午门真是杀头的地方?

相信不少人常常会在影视剧中听到一个经典口头禅,那就是“来人啊!把犯人推出午门外斩首!”,这句假托皇帝金口看似霸气侧漏的名言叫多少观众看完圣明天子对奸臣的强势裁决后精神都为之一震。

似乎这话成为了明清皇帝独有版权,而“推出午门外斩首”也变成了天子惩治罪大恶极官吏的至理名言,更成就了皇帝君临天下、大气磅礴的不二台词。

那么,“推出午门外斩首”中,这午门在哪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门?皇帝杀人真的要把犯人拖到午门那里处斩?

午门的前世今生

午门,乃紫禁城之正门也,其前有端门、天安门、大清门遥相呼应,其后有太和门首尾相交,由于午门居处紫禁城南北中轴线上,且居中向阳,故自明朝伊始,便有此种称谓。

午门的修建严格遵循《礼记》的“五门三朝”惯例,以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环绕相间,东西北三面城台以重檐黄瓦的庑殿顶突出皇家的豪华威严,自门楼两侧向南依次铺开,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辅之以重檐攒尖顶阙亭,整个架势犹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磅礴雄伟,故谓之“五凤楼”。

虎踞龙盘、高高耸立的态势的午门,共计门洞五座,大凡自午门正面扫视一瞥仅能看见三门,而三门东西城台两侧却暗含有掖门,若要窥清午门五洞仅可自午门背面瞥视,故此,午门历来有“明三暗五”之说。

来人啊!把犯人推出午门外斩首!紫禁城的午门真是杀头的地方?

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迁都北平,紫禁城这座雄伟于世的宫殿落成使用,至1912年满清废帝溥仪宣布退位,紫禁城历经了492年的风风雨雨,任凭金戈铁马朝代更迭,紫禁城内各大宫门更名迭起,但午门之名却如中流砥柱岿然不动。

午门的作用

任凭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紫禁城的午门宛如皇家别院的威严石狮矗立于前沿风雨不留丝毫岁月流光,午门之重足见不凡。

而除了独具匠心的设计精巧和历史的风雨摧残,午门在文化上有着别具一格的独特地位,其突出的文化地位主要表现在皇家礼仪的威严神圣。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当然,午门的作用还远不止如此。大凡皇帝出入紫禁城,须由午门经过,太子登基为帝也得自午门进以入皇城,享有这种特权的除了皇帝本人,还有另有皇后、状元、榜眼、探花,但与之相比,这四类人毕生仅有一次可享受“天子荣光”的机会,因此,“天子之道”就显得弥足珍贵。

而抛开午门在明朝历史上的独特殊荣,清朝皇帝对午门也有着另类皇家典礼的用途。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谓之“颁朔之礼”。

来人啊!把犯人推出午门外斩首!紫禁城的午门真是杀头的地方?

“颁朔之礼”在古代封建社会,特别是对于皇家有着极为重大的神圣瑞兆的含义,《清史稿·志六十四·礼八》载曰:“时宪书成,钦天监官岁以十月朔日进,并颁赐王公百官。午门行颁朔礼,颁到直省,督、抚受朔如常仪。”,一场国家级盛典耗费的排场如此浓重,足见历代清朝统治者对午门的重视程度。

推出午门外斩首

既然午门是明清两朝举行盛大典礼仪式的神圣之地,为何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推出午门外斩首”的这种血淋淋的说法呢?

其实追根溯源这事儿还得从明朝说起。

明代有个奇葩的整人阴毒的狠招,那就是“廷杖”。值得一提的是,“廷杖”并非明朝独创,自古便由来已久,《后汉纪》曰:明帝时,政事严峻,故卿皆鞭杖”,可见,自东汉明帝朝至少就已经出现了“廷杖”这种新发明,虽然“廷杖”出现的时间较早,但真正将“廷杖”全面推行的还得首推朱元璋。

朱元璋创立大明帝国后不久,个别文臣武将骄横跋扈,生活腐化堕落之快可谓瞠目结舌,而这其中首先享受“廷杖”这一待遇的当属朱元璋手下开国元勋永嘉侯朱亮祖。

朱亮祖很早就跟随着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打天下,灭大汉(陈友谅)、平大周(张士诚)、取明夏、平两广可谓战功赫赫,为大明开国事业贡献了汗马功劳。

然而,此人镇守广东期间横行不法、勾结豪强、冤杀朝廷命官的劣迹东窗事发后,朱元璋丝毫不客气拿出马鞭朝着朱亮祖身上一顿暴打,居然活活鞭笞死了身强体壮的开国功臣朱亮祖。

自此,“廷杖”就成为祖训被遗传了下来,只不过相比较而言,朱元璋打死永嘉侯朱亮祖的是马鞭,而朱元璋后世子孙则实实在在用的是木棍。

来人啊!把犯人推出午门外斩首!紫禁城的午门真是杀头的地方?

这种木棍的奇特之处在于以坚韧的栗木制成,打人木棍的一端削成槌状,且包有铁皮,铁皮上还有倒勾,一棒击打下去,行刑人再顺势一扯,尖利的倒勾就会把受刑人身上连皮带肉撕下一大块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死也得脱层皮的由来,看看这血腥场面简直不忍直视。

除了刑罚的血腥暴力,享受这种特别关照的还得有一定品级的朝廷官员,更为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执行“廷杖”的地点不是监狱,也不会荒郊野岭,而是有着“天子之道”的午门!发令官自然也非皇帝本人莫属了。

在明朝的历史上,大凡臣子触怒龙颜,吃顿板子是跑不了的事儿。根据《明史》记载,明嘉靖年间,由于“大礼仪事件”,群臣悖逆圣意,嘉靖皇帝一次性将134名大小官员统统拖到午门外扒掉裤子抡起木棍就打,顿时惨声贯彻云霄,行刑现场血肉横飞,甚至有16人当场命毙于“廷杖”之下。

而明朝皇帝对这种敢于公开叫板的大臣们往往会施以残酷的“廷杖”刑罚,由于在每次的“廷杖”现场总能撂下数具尸体,故此,自明朝以来,民间就由此衍生出了“推出午门外斩首”的说法。

然而,实际上即便在明朝,午门外的“廷杖”也只是打打大臣的屁股而已,绝无砍头之意,而清朝的皇帝则更不可能动辄激动地高呼“推出午门外斩首”,毕竟对于皇帝来说,他们也绝不想看到每次经由午门入宫时,宫外堆积如山的人头,故此,“推出午门外斩首”纯属民间杜撰而已,切当不得真,而倘若以午门的威仪真的用来杀头,恐怕皇帝陛下们也会夜不能寐了吧?

参考资料:《明史》、《后汉书》

本文作者:历史侦查处(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865614877976218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