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从宋理宗一朝铸币,一窥南宋财政、国势如何日渐衰微

2019-06-25 新闻 宋理宗   南宋   蒙古   宋朝   嘉熙   光绪   道光   四川   刘喜海   雅安   有庆   书法   李佐贤

宋理宗铸币

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第五位皇帝。理宗登基之初,极少过问政事,亲政之后与蒙古军联合灭金。理宗崇尚理学,曾谋求中兴无果。南宋走向灭亡之路是从理宗开始的,由于他统治后期,后宫干政,任用奸相佞臣,排斥打击忠臣良将,生活上荒淫奢侈,致使南宋统治日益衰退,朝纲不济,他死后15年南宋终于被蒙古所灭。

理宗的八个年号,即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宝祐、开庆、景定,其中除宝庆铸有年号和非年号钱以及宝祐铸非年号钱外,其余皆铸行有年号钱。

理宗在宝庆年间(1225~1227年),铸造了宝庆元宝钱,面文档书,旋读,铁质,有小平、折二、折三,共计三等,背文俯月、纪监等。比较少见。此外,理宗在这一时期还铸造了非年号钱的大宋通宝、大宋元宝二钱。

从宋理宗一朝铸币,一窥南宋财政、国势如何日渐衰微

《宋史》记载,宝庆元年七月乙酉,"诏行大宋元宝钱"'"宝庆元年新钱,以大宋元宝为文"。大宋通宝钱面文为楷书,类似瘦金体,有小平铁钱和折十铜钱两种。小平铁钱面文旋读,今只见有背"汉三"一种。大宋通宝折十大钱楷书,对读,书法秀丽背穿上"当"、下"拾",制作精整,钱径5.2厘米,重30~35克,与嘉定元宝折十大钱应同为一地所铸,铸量非常少。

清末李佐贤在《古泉汇》一书中写道:大钱背文当十,宋史不载,为吕尧仙所得,宋钱之罕见者。"

刘喜海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见过此钱拓片,认为"此钱(大宋通宝)真绝无仅有之品,与余所得翁宜泉旧藏之淳祐幕有庆当二十者,皆赏鉴家所艳羡"。

通过这两条史料记载,足见大宋通宝折十钱之珍贵

大宋元宝钱面文楷书,旋读,有铜、铁两种材质。铜钱有小平、折二两种,背文纪年有"元"、"二"、"三",也有光背者,但较少。铁钱有小平折三两种。
小平钱背文有纪地、纪年及纪监,如有"汉"、"定"、"春元"等,穿下有年号或仰月。折三钱背文有"定三"、"西三"、"泉三或"利州行使"等字样,品种较铜钱丰富。

绍定年间(1228~1233年),理宗铸造了绍定通宝和绍定元宝二钱。绍定通宝钱有铜、铁两种材质,铜钱面文为楷书,对读,有小平、折二,共计两等,背文有纪年和纪监两种,纪年从"元"至"六"。小平钱径约2.4厘米重3.2克左右折二钱径约3厘米,重5.5克左右。铁钱只有小平钱一等,钱文楷书,有对读与旋读两种。

绍定元宝钱也有铜、铁两种材质,折三和折十两等。钱文楷书,铁钱为旋读,铜钱为对读。今只见有折三铁钱,钱径3.2厘米,光背无文。

1234年,理宗改元"端平"。这一年对南宋的政局影响深远,理宗亲政,联合蒙古灭金,很有肇造中兴的气势。但此时政府财政已严重不足,不得不采取饮鸩止渴的办法,増印纸币。当时的两准地区由于地处战争前沿,财力破坏的情形最为严重。

朝廷在端平年间(1234~1236年)铸造端平通宝、端平元宝和端平重宝三种钱。端平通宝钱面文为楷书,对读,分小平、折三、折五,共计三等有铜、铁两种材质,铁钱背"春元",铜钱光背。

从宋理宗一朝铸币,一窥南宋财政、国势如何日渐衰微

端平元宝钱有铜、铁两种材质,铜钱所见只有小平,楷书,旋读,背文穿上纪年为"元"。钱径2.5厘米,重4克左右。铁钱有折三、折五、折十,共计三等,面文楷书,对读,折十铁钱铸量很少。钱背有光背和背文两种,背文繁杂,有纪年、纪地、纪值及纪范者等近十种。

在广元嘉陵江挖沙石作业工程中曾经挖出过端平元宝折十钱一枚,背穿上"折"、穿下"十"、穿右"利"钱径4.25厘米,厚0.35厘米,重19.9克,"折十"字颇有嘉定折十钱的韵味。

端平重宝钱面文亦楷书,对读,光背无文,铸量很少,今只见有当五铜钱,直径约3.3厘米,厚0.28厘米,重13.4克左右。嘉熙元年(1237年),铸造嘉熙通宝和嘉熙重宝钱。

《宋史・食货志》记载:"嘉熙元年,新钱当二并小平钱,并以'嘉熙通宝"为文,当三钱以"嘉熙重宝"为文。"

嘉熙通宝钱面文楷书,对读,有铜、铁两种材质,分小平、折二折五、折十,合计四等,背纪年从"元"至"四"。嘉熙重宝钱面文为楷书,旋读,仅见有折三铜钱。1989年初,在四川雅安市名山县(今雅安市名山区)百丈乡朱坝发现一窖藏,内有两宋铁钱50多公斤,锈结成块。其中就有嘉熙通宝当十铜钱。穿上为"十"、穿下为"东与端平钱穿上纪值、穿下纪钱范方位及数值非常相似。百丈监为宋代最早的铁钱监,在我国铁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光绪十八年(1892年)刊印的《名山县志》记载:"铁钱监,在百丈故县。""川陕旧皆行铁钱…按百丈河下流为铁溪河溪边产铁,既铸钱处也。"光绪十三年刊印的《雅州府志》"百丈废县"条记载:"今百丈驿东晏家坝(今茅河乡临溪村)有城故址。"淳祐年间(1241~1252年),铸造淳祐通宝、淳祐元宝二钱。淳祐通宝钱百丈驿东晏家坝(今茅河乡临溪村)有城故址。"
从宋理宗一朝铸币,一窥南宋财政、国势如何日渐衰微

淳祐年间(1241~1252年),铸造淳祐通宝、淳祐元宝二钱。淳祐通宝钱面文为楷书,对读,铜、铁两种材质。其中铜钱分小平、折二、折三和当百四等。铁钱有当二十、当百两等。上海博物馆藏有淳祐通宝小平、折二,折三及当百钱,其中小平钱重3.6克,折二钱重6.7克,制作精良。淳祐通宝背当百"钱,铸工精良,版式较多,分小样、中样、大样三种。大样钱径5厘米,重32克左右中样和小样钱大小不等。

此时金国已亡于蒙古,蒙古军大举南侵进攻四川,宋军在四川与蒙古军交战争夺多年,因此需铸钱以充军费,因而淳祐大钱多在四川发现。此外,因为货币特有的流通属性,淳祐大钱在其他地区也有出土发现。

如,1956年,辽宁省锦州市郊畜牧衣场发掘一座清代墓葬,出土一枚淳祐通宝背当百大钱,钱径5.1厘米,穿宽1.4厘米,厚0.2厘米。

1988年4月,在舟山岱山县岱中乡司基村出土一批宋、元窖藏钱币,其中有淳祐通宝背当百大钱三枚。淳祐元宝钱面文为楷书,旋读,分小平、折二两等,小平钱径2.4厘米,重2.5克左右折二钱径2.8厘米,重5.6克左右背文纪年从"元"至"十二"。

1253年,理宗改元"宝祐",因年号中有"宝"字,为避免重复,故铸造非年号的皇宋元宝钱。《宋史・理宗纪》记载:"(宝祐元年八月)乙丑行"皇宋元宝"钱。"钱文楷书,旋读,分小平折二两等,背纪年从"元"至"六"。小平钱径2.45厘米,重3.7克左右折二钱径2.75厘米,重5.7克左右。

从宋理宗一朝铸币,一窥南宋财政、国势如何日渐衰微

宋代以"皇宋"为钱文的有两种种是北宋仁宗宝元年间铸造的皇宋通宝钱,一种是南宋理宗宝祐年间铸造的皇宋元宝钱,前者钱文为通宝,后者为元宝。

1259年,理宗进行第七次改元,名为"开庆",铸造开庆通宝钱据史料记载:"(开庆元年)五月乙丑,行开庆通宝"钱",钱文楷书,对读分小平、折二两等。小平钱径2.45厘米,重3.7克左右折二钱径2.75厘米,重5~6克。

因开庆年号仅存一年,次年即改为景定,故开庆通宝钱铸量较少。开庆钱背文纪年一般均为"元"字。但2003年12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原市政府西大院出土四十斤左右古钱结块,其中有一枚开庆通宝折二背"十"钱,该钱直径2.85厘米,穿径0.8厘米,重8克。此品未见史料记载,目前为止为仅见品,故有可能是南宋未年为缓解财政困难而铸造的折十钱。

景定年间(1260~1264年),铸造景定元宝钱。钱文楷书,对读,分小平、折二,共计二等,背文纪年从"元"到"五"。钱文清秀端丽,但是钱体轻薄,如折二钱径3厘米,重却不到5克,可见财政困难、国势衰微。

从宋理宗一朝铸币,一窥南宋财政、国势如何日渐衰微

本文作者:申报七十七载(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597608979510118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