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如果朱标没死, 削藩的话, 朱棣会造反吗?

应该不会的

如果朱标没死, 削藩的话, 朱棣会造反吗?

朱棣

第一,朱标威望极高,富有执政经验。

首先体现在朱元璋对他的重视。朱标生于朱元璋攻打南京期间,酣战中的朱元璋听到长子的出生高兴的跑到山上题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自其出生,始终对其疼爱有加。

朱元璋从小就把他当接班人培养,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时立十岁的朱标为世子,至朱标病逝,27年的接班人生涯,老朱从没想过换人。不仅自己悉心教导,还请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到立朱标为太子时,命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其中就包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等功臣元勋,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朱标二十二岁时,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

“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从此,朱标开始学习并协助其父处理日常政务。十几年的亲朝临政经验不是朱允文能比的。即使朱棣以军功在诸王之中十分抢眼,比起朱标还是差的很远,这点和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差距不同。

第二,朱标甚得人心,朝野上下倾心。

朱标很不像他老爹,朱元璋脾气火爆,而朱标温文尔雅。他生于安乐,却无纨绔之习,忠厚,能尽心受教,对大臣老师十分恭敬。在做太子期间看朱元璋杀人太狠了,就建议施行“宽通平易之政”,有朱元璋做反比,朱标在朝中的拥戴程度可想而之。

不止对群臣,对宗亲也是。朱标为人友爱,作为大哥十分爱护弟弟们。老二、老五等诸王犯了不少事,老朱把他们招回京城要惩罚他们。太子朱标在朱元璋面前极力调节,维护他们才得以返回封国,有人告发老三有异心,朱元璋很生气,要处罚他,朱标哭着给他求情,朱元璋被感动才罢手。

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

(晋王朱㭎)然性骄,在国多不法。或告㭎有异谋。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

不止亲弟弟,朱元璋抚养的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义子沐英,马皇后视为己出。每当朱元璋因为一些事要责怪他们的时候,朱标就跑去请马皇后来劝解(朱元璋虽然十分暴虐但是非常听信与他患难与共的马皇后的谏言)。

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综合原因一二,可以得知。

如果朱标没死, 削藩的话, 朱棣会造反吗?

靖难之役

朱标威望极高,人心所向,这一点就让燕王造反的企图消了一大半,靖难起兵“清君侧”就已经挺牵强的了,朱标在位燕王还能打出什么旗号?朱棣道义上要败。

朱标有执政经验,做储君多年,朝中群臣愿意听命,朱棣也算雄才大略,但以以燕地一藩之镇起兵,胜算渺茫。朱棣在军事上要败。

朱标天性仁慈,真的是个宽厚有爱的好大哥,即使迫不得已要削藩,反抗也不会像朱允文时那么激烈。以朱标的性格,削藩也不会对弟弟们下狠手,剥夺藩镇和兵权同时会用其他丰厚的封赏代替,大家兄弟一家其乐融融在京城享乐岂不美哉!

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蓝玉。蓝玉何许人也,年轻时随军出征,以刚猛著称;后为副将,战功不在主帅之下;捕鱼儿海之战,人生巅峰,功比霍去病。一生未尝败绩,说他在明初大将中媲美徐达都不过分。

如果朱标没死, 削藩的话, 朱棣会造反吗?

蓝玉捕鱼儿战役

蓝玉和朱标关系甚好,本来是老朱留下辅佐朱标的,可惜朱标早逝。蓝玉有居功自傲的性格,显然不是年轻的皇孙朱允文能镇得了的,朱标逝世不久,朱元璋就把蓝玉也屠戮了,朱标不死,蓝玉也不用死,蓝玉不死,哪有李景隆什么事。蓝玉统领朝廷优势军力,会打的朱棣一头毛驴都不剩。

朱允炆削藩也太过激烈。把周王岷王废为庶人,关押代王,软禁齐王,逼死湘王,血淋淋的完全就是不死不休的架势。权力斗争当然是不讲亲情的,但是天家的家事就是政治,政治就是家事。你如此残酷的对待藩王,等同于把所有藩王都逼到墙角去,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藩王——小侄就是要弄死各位叔叔。

愚蠢至极

所以朱棣在起兵的时候,檄文里“欲屠灭亲王,以危社稷,诸王实无罪,横遭其难,未及期年,芟夷五王。”的控诉真的算不上全是造谣,诸王是不是无罪我们不知道,但是短短时间内五位太祖皇帝的亲儿子被处置的惨状可是看在天下人眼里。

政治上能把一把好牌打烂成这样的,真实无敌……

本文作者:文史类小茶馆(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814361251073281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