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高粱红了几千次》:李锐,憧憬与绝望,历史是无情的

2019-04-30 新闻 历史   李锐   不完美妈妈   古墓   考古   体育   威力

《高粱红了几千次》:李锐,憧憬与绝望,历史是无情的

《高粱红了几千次》:李锐,憧憬与绝望,历史是无情的

“在吕梁山干旱贫瘠的黄土塬上‘历史’这个词儿,就是有人叫谷子黄了几千次,高粱红了几千次。”这是《高粱红了几千次》这本书的作者对自己笔下发生在吕梁山区那些故事的总结。任凭人们带着真理与信仰、带着暴力与革命、带着激情与冷酷、带着憧憬与绝望,一但闯入这历史的大车,不拘小节也好,锱铢必较也罢,结果如何都会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因为你无论如何都拦不住历史前进的车辙。历史是无情的。

《高粱红了几千次》:李锐,憧憬与绝望,历史是无情的

《青石涧》里他的父亲和他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无力支付迎娶一个良家女子的聘礼只得娶了一个怀了别人孩子的女人,即便如此还是花光了父亲的“棺材本”。婚后无法忍受戴绿帽子的阴影他对妻子百般凌辱,妻子的孩子也没能因体弱去了。因为他的冷淡,妻子又出轨前来支教的老师被他发现,终于他忍不住心里的怒火和妻子离婚并以此换回了老父亲的“棺材本”。缘来缘去,一切又回到了娶亲前的起点,父亲还是没能看到他有后。而妻子死去的那个孩子确是她父亲的儿子。我们除了感到人性的悲哀和道德的无奈又能何为呢?历史是无情的。

《高粱红了几千次》:李锐,憧憬与绝望,历史是无情的

《运河风》里干部家庭出身李京生为了追求进步,和农民出身的两个孩子刘富金、杨留根结为帮扶小组,在思想和生活上帮助他们。杨留根为了挣得“面子”不惜让奶奶讲自己最为痛心的“忆苦”经历,到头来在校长前呼后拥迎来的李京生的父亲面前,“面子”被无情的戳破,竹篮打水一场空。原本忆苦思甜新社会新生活典型的杨家一夜间因为一场“变天账”回到了解放前。刘富金家贫如洗,但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力所能及地回报给帮助过自己的小伙伴们以驴打滚、回报给京生父亲以核桃。身处时代洪流,除了能够有感于“运动风暴”的巨大威力和刘家父子的淳朴善良又能改变些什么呢?历史是无情的。

《高粱红了几千次》:李锐,憧憬与绝望,历史是无情的

《古墙》里的“古墙”既是半生闯荡口外的郭福海老人请“口外人”穿街过巷拉来城墙古砖要在自己院子砌的那堵墙,也是考古专家冯尊岱先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古墓外边的那堵墙。从“口内人”走西口靠苦力换取财富的时代到“口外人”为了生存到口内打零工,我们也只能感慨为了生存不停迁徙的无奈。在与古墓里的古物接触之前看到与众不同的高门框时冯教授对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能够探寻到比前辈更久远年代的东西而充满希冀,但挖掘完毕后老人几近崩溃,但幸而发现残疾的女儿终有归属甚感欣慰。大悲大喜、大起大落之间岁月与历史是何其无情!

《高粱红了几千次》:李锐,憧憬与绝望,历史是无情的

这一出出、一幕幕在历史的长河里以不同的时代背景、相似的故事情节上演了多少回怕是数也数不清了,任凭科技如何进步、思想如何变迁,我们在历史的面前都是那么的渺小卑微。历史是无情的。

本文作者:实话实说真的好难(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554654853051238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