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中国人为什么渐渐不喜欢提“复仇”了?


中国人为什么渐渐不喜欢提“复仇”了?


最近看了新版的《封神演义》,发现苏妲己所有的努力都只有一个目标“复仇”,这样的情节,久久不能让我平静。长期以来,笔者就一直比较好奇,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文化中经常缺少复仇的基因。在此,不是有意煽动复仇的情绪,而是想要探究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提到“复仇”了。

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好像很多事情和矛盾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后一切都可以“和谐”了。比如前几次汉族政权的颠覆,对于宋亡,有人就在典籍中找出蒙古族的祖先是三皇五帝哪一支的后裔,而明朝灭亡的时候,又找出满清贵族的祖先如何,甚至有人提出乾隆皇帝是汉人的说法。这些无非就是想证明,我们不是被外族打败,而是被自家兄弟统治,大家同属于一个炎黄始祖。诚如《论语》中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

中国人为什么渐渐不喜欢提“复仇”了?


这样的说法,各个民族之间什么问题都可以很好的协调和解决。因为大家都是兄弟,也就是一家人,什么新仇旧恨几杯酒都可以统统一笔勾销。好嘛!呼啦一下子,很多汉族的知识分子便可以在少数民族政权中登堂入室,歌功颂德。这也许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喜欢忘掉或善于化解“仇恨”的缘故吧!这样一来,那里还有谁要提出“复仇”呢?自然人们也就渐渐习惯“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可是之前的杀戮却是在历史上笔笔存在。比如明末嘉定三日,扬州十日等等,甚至南宋的皇陵都被喇嘛们洗劫一空,被杀的人数更是不可统计。可以说,“被杀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有骨气和血性,如文天祥、陆秀夫、尚可法等等,已经死去或消失了,自然没有人出来说要“复仇”。他们带走了一批“复仇”的基因。至于那些投降的人们,已经可以做个“贰臣”、“太平犬”,自然觉得没什么颜面和勇气说“复仇”,安分守己过日子就好。书法家赵富忠认为,或许就是这样的缘故,我们的文化中也就渐渐没有了“复仇”的基因。

中国人为什么渐渐不喜欢提“复仇”了?

赵富忠书法

可是翻开唐宋以前的历史,人们对于“仇恨”,那可都是刻骨铭心的。比如舞干戚的刑天,即使被砍掉脑袋,还是依然会选择报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显然也是为了“复仇”。汉武帝出击匈奴,打出的旗号就是“报仇”,为报这么多年匈奴人对于汉朝的侮辱和侵犯,后来不是斩杀匈奴单于,还喊出“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响亮“复仇”口号。神仙和君王如此,下面的人也不会怂到哪里去。飞将军李广当年斩杀一个不让他夜间回城的小都尉,打出的旗号也是为了“复仇”。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对于仇恨和耻辱是多么的刻苦铭心,时时刻刻想着复仇!

中国人为什么渐渐不喜欢提“复仇”了?

也许,恰恰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这样一份“知耻而后勇”的品格和基因,不断自我激励,发愤图强,才使得我们的文明和血脉延续至今,不断发展强大。可惜这样的基因,已经渐渐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淡化,待之而起的更多是“以德报怨”,“宽以待人”,“大人不记小人过”。

本文作者:爱上历史与文学(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030221726770843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