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国图访书记:《敌军战场日记》——日寇侵华铁证

【简介】

国图访书记:《敌军战场日记》——日寇侵华铁证

封面书影

是书118页,群众图书公司1946年刊行,收侵华日军士兵所记日记11部,日本士兵家信5通。编者署名韩泽,即曹聚仁,日寇日记中多有记载其所在部队兽行,实为侵华之铁证。原书目录前有曹聚仁所作《敌军战场日记题记》一文,姑录于此,可见编者之目的。

敌军战场日记题记

韩泽先生搜集了各战场所得的日本士兵日记,汇编删订,即将付刊,叫我来赘说几句。日本士兵,知识水准颇高;他们所写的日记,可诵读的很多;而且他们自幼受了俳句的训练,短短篇章,自有深致;如读晋人随笔,回味不尽。可惜各方搜得的不少,散失的也不少,我们只能享一脔之味了。这些日记,以往因为两国交战,军事秘密,不能随便刊布;但就我个人所见,日本士兵的日记,实在很少军事上的价值,倒是他们的心理变化,值得我们仔细研究,作为对日本民族性的分析,这些是最可宝贵的资料呢?

甲午战争前后,有一欧洲文学家小泉八云,正寄籍在日本,他看见战后的日本社会动态,他说:“帝国的军事复兴,新日本的发祥,从中日的战争开始。战争告终了,未来虽然是笼着云雾般模糊,但好像有巨大的希望宿着的样子。为着要成就更高大的永续的伟业,无论障碍有怎样的黑暗,日本是不会有恐怖或疑惑的。”他接着便慨然道:“或许日本将来的危险,就正存在这个大自负心之中也未可知。这个自负心并不是因此次战胜所生的新感情,那是一个因为连胜的历史所渐渐加强下来的民族感情。”这些士兵的日记,正是他所说这番话的注解,每一个士兵,都是带着这份大自负心,他们都是“神圣天皇”的子孙,他们所参加乃是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圣战”,他们是不曾有过恐怖或是疑惑的。其结果,也正如小泉八云所说的:“日本将来的危险,就正存在这个大自负心之中。”七年以前,美国有一外交家席勒,曾经预言日本的崩溃,日本的人民将受到重大的惩罚。“让日本自己削弱自己,尽量给狂人以绳子,他们会自己吊死自己”,这些话,眼前也都应验了。

在士兵日记的另一角,我们又看见了日本士兵心理的另一面;他们那么厌世悲观,那么浓重的世纪末情绪。鲁南战役,正当日军所向无前的光辉黄金时期,可是他们的士兵,已经写了“我们为什么而战?中国人受了磨劫,日本人也受了苦难,天呐!天呐!什么地方是我们葬身之所呀!”这么悲愤的诗句,就在那年,石川达三所写未死的兵,也是同样的悲观情调。勃脱兰说:“日本人具有像少年维特那样的感情,经过大战澌灭了的欧洲人的多情善感性都在日本复活了。”他们都是东方的哈姆来脱(Hemelt)。

我在最近的一篇旅行通讯中说过这样的话:‘东方民族脸部没有表情,这是欧美人士对我们的印象。我们看了日本士兵的脸谱,用以和美国士兵的奔放情调相对比,更觉得东方民族的‘喜怒不形于色’。不过中国士兵的脸相,呆板而沉滞,日本士兵,还多一点忧郁的气分。我们最怕日本军官的发笑,他们的笑容和日本妇女的鞠躬,同样地做作得过分,使人不敢领受。’我重又抄在这儿,也许足以帮助对于了解日本士兵心里的了解呢!

曹聚仁

一九四六.二.十八.在上海

【章节选读】

高田正明日记

高田正明,时属松浦部队(106师团),园田部队(147联队),吉冈部队,平岛队,第一小队第一分队。家住:东京市吉田谷区松原町一之七十五之二,高田镇正方。

昭和十四(1939)年二月十六日,在天桥河(张庄村)领到此本“从军手帖”,便用日记记述在战地的观感,与所为,以留纪念!

二月十六日

收到清水义重氏的来信,才知美代子之死,我欲哭无泪,只觉得我的半生完了......

十七日

十一时起,开始工作,敌之迫击炮弹不断飞来,在眼前的谷里炸发,大家鼠窜进入已掘之壕中。不久,七百米之前,发现敌之斥侯(指侦察兵,蠧鱼注)队,他们是将校斥侯吧!计对峙三十分钟。

想写一篇美代子的吊文寄去,构想了一下,可惜下笔不如意。再三书之,又都涂抹了。

三月一日

回想东京的郊外生活......

三日

头脑一静时,便频频想起国内的事情,下次战斗,会曝尸异国,也未可知。想起自身的命运,悲痛欲绝,日来思乡心切,真想再过一回国内的生活。与和田班长谈起故乡高松的生活,别府的风趣,舞踊的情绪,入夜不能成寐。

四日

中队长,宣布师团长的训词,始明言攻击南昌,而且与机械化部队协同作战。大约在此四五日中会开始战斗吧!大家均像行将来临的战斗,作种种的幻想。现在及将来之我,确如风前之烛,夫复何想?生死之数,只有付之天命矣。

七日

大家仍然担心下次的战斗,“尽自身的能力,而待天命”——这句话,是从绝望中发出来的,以绝望二字来形容此时的心情,我以为是最好的形容词。

十日

今日除分得一人一日,二合五勺三日份的米,与三日份的罐头外,香烟没有发。我们已经不再想分得香烟了......“所谓的陆军纪念日”,什么也不给,待遇有稍为改善的必要。不发香烟与甜的食品我们是最愤慨的。

十一日

攻击南昌,因洪水延期五日,所以出发后的野战重炮,重回设营地。......

没有香烟抽,真是残酷的待遇,这是战斗前的待遇吗?这种待遇,不止现在吧!其他的东西,什么都领不到,这样的生活,继续到何时呢?

十三日

此地田园多化为阵地,挖坟取棺盖为桥,到处皆是军队,这种样子,我也讨厌,百十三、百二十三联队从事架桥,也非乐事。

十五日

现在尚不能得到充分的给养,只发米麦各半的食品,副食物完全没有,就是有也只有粉酱油而已,若长此以往,如何是好呢?

十七日

晨飨后,二人同去取燃料,我们讲到攻击南昌的预想,及国内情况,不禁怨从中来。在此生死不明之际,梦事频来,简直在梦中生活,在梦中怀抱希望,以为梦所安慰,所谓吃梦过活,便是说我们的现在,谁也不能言喻,谁也以为自己不会死,所以这样快活的闹。谁也不愿旁人说他:“你要死”,但是“你要死”的私语,却心心相印地传遍了......现在的快活,是建筑在恐怖之中的,恐怕不能从恐怖中逃生吧!这种生之恐怖,恐不复有所感慨矣!

二十日

午后六时二小队出发,午后七时第一、第三小队出发,一定在敌前渡河,与战车队协力,向敌之主阵地攻击。从午后四时半起,射击的炮弹,发出凄凉的爆炸声,听说打了二万多的炮弹,真是吓人了,乘黑夜冲到渡河点,中战车(十二类)轻装甲车列着,有如城郭,对岸之子弹频频射来,我们藏在战车后边,等待渡河的时刻,到达河岸的战壕中,因敌弹激烈,渡河困难..... 朝晨敌尚未去,步枪弹频频而来......敌之迫击炮弹在眼前爆发,又一人倒下去了,或许已送了性命。

二十一日

想起美代子之死,叔父消瘦的脸,浮在我的眼前,吊文没有写成。河岸有友军之死尸,照旧横陈着,计一百二十三人,都是去年十月来的补充兵。渡河前的日记,尚依然如故。国内人士,不知战地情况,依旧祈祷“武运长久”吧!一想起自身亦将与他们同一运命,那就不能漠不关心了。

二十四日

以我为中心的一切事情,于今既无所难,更无所述,双亲可以适当的为我处理吧。我对于公私生活,本抱着很多的希望与期待,而且得惠特多。这样幸福的生活,有如活动电影,一幕一幕地映在我的眼底。其中最使我记忆的,是近藤先生的面影。他是我学生生活时代的恩人,在私生活方面,则高松的生活,最值得我回忆。数日后的战斗中,或许我死于战斗。我自己一方面意识到死,一面浮想起过去的快乐生活,此外,心中别无动摇之感。或如濒死的病人一样,觉得自己尚未死去。

四月七日

好看的墙壁上,写满抗日的的标语与绘画,“杀灭倭寇”的文字,到处皆有,其中也有痛快的文句,如“日本军到处,鸡犬不留”等等。我一想起,日本兵用刀刺鸡用手牵狗的绘画,真苦笑不止。......粮秣没有来,每日皆反复征发中国米,不好吃,若无调味,真不堪设想。故连日各队皆出发征发蒜与其他菜......昨日从奉新运米来了,但是别无他物,没有香烟真是难过。.......等待国内的来信,杳无音讯。

九日

午前九时出发,十时后到靖安城,此城群山环绕,纯是山谷里的城市,景致相当秀丽,此处竹笋极丰富......还有花生豌豆等等,日军稍停之处,田园为荒,鸡豚绝迹。

十三日

今日各分队又出去征发,粮秣不来,当然非继续征发不可,书信、包裹及食米各迄无来到,在此偏僻的山地,担任警备,绝非乐事。难道吃风景吗?我们不是仙人,是凡俗之徒,只做梦看风景是活不下去的,想每个士兵都怀抱着满肚皮的反抗,但未看见发表出来......今天是绝烟的第二天,一卧下,在高松的生活,便一一浮在眼前。痛苦的事情,快乐的事情,自己的私生活,公私的事务等,充满脑中,一切的生活,皆浮在脑际。我确实为思乡之念所包围。其实不止我一人,就班长也在梦中思乡吧!

十四日

征发姑娘,也有人不断的去干了。

十五日

晨飨后,出去征发。......进山搜寻米与其他目的物,及砂糖、小豆、香烟、鸡......等等。小河畔上,乌鸦飞止猪头,这真是平和的山村风景,他们的世界,没有斗争,也少有意欲的行动,姿态极其自然。我们放火烧房子。三十分钟后,火烟突突而起,我们却快乐的看。......搜得米五斗,鸡近三十只......想念故国,想念家庭之心极切。书信不来,又不能寄出去;只想包裹的到来;可是我们等待的东西,一个没有来到。

十六日

期待着许久了的补充兵的升级发表了,以为这次定会升级,谁知又成为泡影了!第一回补充后仅仅是西口俊治一人升级,其他四人都不行,第二回也只有两名,第三回十三名,我想实在是些矛盾似的。参加了劳苦的战斗之后,应该是依着顺序升级的,谁知小队长他们,竟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努力的干到现在,反得着这样的结束,实在使人灰心,也许是联队长的命令......

本文作者:书丛一蠹鱼(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715228114767104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