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交大力量】燕连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燕连色泡尼福|学生|哲学

2017-07-10 新闻 燕连福   学生   哲学

燕连福,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入选教育部“全国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思政杰青),2016年入选西安交大“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

与哲学相伴  寻哲学之美

燕连福与哲学的相伴源于“偶然”。

高中时燕连福是理科生,却非常喜欢文学。高考后同学送给燕连福几本杂志,其中包括《哲学研究》。“这与文学有什么关系呀?”虽然这样想着,但他还是翻看了起来。这一次偶然的相遇,使燕连福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既填报了理工科专业,也填报了哲学专业。“那时报志愿没现在这么谨慎,也不会考虑就业问题。当时就是感觉哲学有趣好玩,没想到就被录取了。”

理科讲求逻辑性、严密性,哲学需要思辨性、发散性,甚至是天马行空,看似完全不同的两种知识架构,在张力之间却有着很好的调和,使燕连福在哲学学习中收获了更多的乐趣。

虽然燕连福乐在其中,但周围很多人不理解也不认同。9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许多人认为所谓的好专业就是能赚大钱、找到好工作,哲学显然不属此类。记得大一假期坐火车,周围的人问燕连福学什么专业,当时他对哲学不够了解,也没有自信,所以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学的是哲学,大家都很诧异。

曾有许多人劝燕连福转专业,但他认为学习不是为了找一个让人羡慕的工作,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哲学这门学科。“我希望通过哲学去探索世界的奥秘、社会的奥秘、人类本身的生命之谜。”

通过学习,燕连福发现哲学是一门艰涩但也有趣的学问,有趣与否取决于能否在灰色的理论基础上发现绚丽多彩的思辨光芒。到了大四,当别人再问起所学专业时,燕连福不仅会底气十足地回答,还会展示哲学的魅力。

工作之后,当自己在国内哲学界顶尖刊物《哲学研究》上发表文章,当自己不断推出身体哲学、生态哲学、数字劳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时,燕连福开始真正以自己的方式给探索世界,回答人生赋予新的答案。

三尺讲台  诗意的栖居地

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许多人的美好向往。对燕连福而言,三尺讲台便是他的诗意栖居之地。

本科毕业后,燕连福到军校做了教官。军校的学生年龄普遍比燕连福大,第一次走上讲台的他不太自信,甚至有些“战战兢兢”。“当时想把艰深的理论展示给学生,学生就会信服我,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

什么样的思政课老师最受学生欢迎?燕连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到交大后,他反复听所有思政课老师的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欢迎度与老师的颜值、学历与资历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投入度、热爱、关心与帮助。

“老师对学生的投入度,折射在学生对老师的接受度和欢迎度上。” 谈到教学,燕连福神采奕奕:“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不同,时代背景在变,治国理政的最新成果在变,学生也在变,老师的授课内容也需要随之改变,这是投入的第一步。”

燕连福将哈贝马斯的“对话理论”、孔子的“对话方法”运用于教学中:“上课的过程就是老师与学生对话的过程,老师需要发现和关注学生的问题,在授课中用理论知识储备解答这些问题。通过对话互动,老师学生都会提高,学生有获得感,老师也会有成就感。”

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为更好地与学生对话,燕连福会提前了解学生的学科背景,了解他们在看什么书、关心什么事情、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当了解到学生们对国内外大事感兴趣,燕连福便会利用课堂的前五分钟设置“微时政”环节,结合课程对当前局势进行分析。

在燕连福看来,这种增加课堂趣味的方式,不仅仅是为了让课堂热闹起来,而是要在学生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思政课要从求新、求异、求趣中转变为求真、求善、求美,让学生们学会思考、学会发问,学会用真善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社会、看人自身。”

2013年,燕连福将自己的教学思考撰写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一书出版。2016年经过学生网络投票,燕连福当选为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位老师”之一,他说这是他的荣幸,但就是如此,又何尝不是学生的荣幸?

立德树人  肩负时代重任

19年来,燕连福一直致力于创新思政课的授课方式、提升授课质量,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为此,燕连福推动了四个方面的教学方式创新:专题式教学、实践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慕课教学,这些创新改变了学生的思政课学习方法、切实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专题式教学贯穿于课堂之中,老师并不是完全依照教材授课,而是把治国理论的最新成果及时以专题形式为学生讲解。燕连福认为课讲得好只能打动学生,若想让学生真正地相信并产生共鸣,还需要实践教学的助力。近几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陕西省新建了6个实践基地,同时将实践引入课堂,使每门思政课都有独特的实践教学方式。

燕连福不断推动升级讨论式教学方法,将其定义为“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讨论式教学”,目前已进阶到5.0版本。从1.0版本的课堂互动,到2.0版本的小组讨论、3.0版本的基于慕课的翻转式讨论,再至4.0版本的在实践中的体验式讨论、5.0版本的多学科教师同堂授课的多维度综合式讨论,不同类型的讨论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由燕连福、韩鹏杰等老师建设的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在中国大学慕课网、美国Coursera网上线,多次被评为最受全球中文学习者欢迎的8门课程之一。燕连福经常收到各种信件,包括许多国外学生的邮件,他意识到这是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走向世界的体现,也是思政课力量的体现之一。由燕连福所著,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美丽中国在路上》以中文、英文、西班牙文、俄语等六种语言面向全球出版发行,很好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成就。

燕连福认为思政课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完成引领思想、培育价值观的使命,“西安交大的学生不应仅仅局限于找份好工作,而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实现历史使命,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身为学者,他孜孜不倦醉心科研;身为师者,他如若春风润物无声;身为院长,他上下求索肩负重任。但在燕连福看来,自己只是一位平凡但执着的老师,尽己所则,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获得、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