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2018年度教育热点关键词:全民教育焦虑不得不看|十八仙黄药膏年度盘点|教育行业_教育

  这是一个举国重教的年代,这是一个全民教育焦虑的年代,这也是一个行业呼吁教育回归本质的年代。这一年,我们经历着波澜壮阔的变革浪潮,也在历史转折中挑战着未知困境;这一年,政策加持与资本助力下,教育行业几经腾飞与迷茫,在繁荣中暗流涌动;这一年,虽有困境仍待解决,但科技依然不断刷新我们前进的脚步…伴随教育强国足音铿锵,我们相信未来一年中国教育会越来越好。今年最后一个工作日结束,新浪教育“一揽子”总结计划之“年度教育关键词”陪你一起复盘教育圈的年度记忆。再见2018,你好2019,确认过眼神,这些教育新闻你都没错过~

  1、十大省份推迟新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自14年启动,第一批试点城市是上海和浙江,考生于17年参加高考;第二批试点城市北京、山东、天津、海南,17年启动;第三批试点城市原定18个省份18年秋季实行新高考改革,其中十大省份推迟改革,成为今年一大爆点新闻!

  高考改革摁下暂停键有多方面因素,与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生涯规划、考试评价等关键词紧密相连。但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且紧随其后的中考改革也已经开始。

  2、最严禁补令

  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校外培训机构在同一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的,均须经过批准……继教育部多年三令五申之后,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化校外辅导专项整治工作。

  然而,单纯遏制校外培训只能起到治标之效,社会焦虑的根源仍客观存在且有加剧倾向,加之教育机构的种种洗脑式营销,从多数家长的反应来看,仍是观望的多,退出校外培训机构的少。重拳难敌“鸡汤炖忽悠”,校外补课“野火烧不尽”。教育是一国之基,如何还教育以本原,让孩子健康成长?这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发挥改革合力。

  3、家校关系异化 家长群成是非之地

  妈妈因陪娃写作业气到脑梗、小学生因压力太大跪求妈妈、家长群变成了“助教群”“攀比群”“马屁群”“广告群”、亲子作业成了家长作业……家长和老师是两个各自独立但同时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群体,家校互动是为了让孩子受到全方位的教育,然而,异化的家校关系正挑战着家长老师的敏感神经,催生了各种问题。

  针对家校关系,山东济南、江苏等地纷纷发布条例、纲要规范家庭教育行为,让学校调适家校关系有章可循,让班主任优化家校沟通有据可查,让家长科学育儿有规可遵。

  4、高校进入严出时代

  教育部2018年印发通知,称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同时要求高校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严把毕业出口关。中国大学生混日子的时代一去不返,不少大学出台规范,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专科。

  其实“增负”归根到底是要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学生承受能力相匹配,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成功的目的。

  5、“史上最差开学第一课”

  9月1日,全国学生和家长按教育部发文要求观看《开学第一课》,但节目开播前却足足播出15分钟教育商业机构广告,且内容质量引发家长吐槽“推崇娘炮文化”。网络上有不少网友调侃,开学第一课恐成广告第一课。 9月2日下午,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微信公号发布一则不到80字的“诚恳道歉”声明,称将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开学第一课作为全国学生的开学典礼,规定全国家长和学生要共同观看,本是全国学生开启新一个学期的仪式,应该本着“教育至上”的理念,为学生树立良好健康的价值观,为下一年的学习与努力“打气”,应该慎重再慎重。

  6、学前教育闹心 政府出拳规范

  公办幼儿园的大门难进,有家长为了报名翻园墙挤破头;民办园每月保教费两三千,读个幼儿园比上大学还烧钱;费尽心思让孩子上了幼儿园,儿童食品安全、人身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安全事故频出……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没想到一个孩子上幼儿园就让我如此筋疲力尽。”

  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等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了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原则、目标和具体举措,释放出诸多红利。《意见》提出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坚决扭转高收费民办园占比偏高的局面。到2020年,全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另外,针对备受关注的幼儿园师资问题,《意见》要求,严格依标配备教职工,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代课教师。

  7、河南家长质疑高考答题卡被掉包

  近日,河南多名考生家长表示孩子们今年的高考分数与以往成绩、高考后估分严重不符,到河南省招生办查看试卷照片时发现存在答题卡多处修改痕迹,同一场考试笔迹不一等问题,怀疑答题卡被人调了包,并实名举报河南省高考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滥用职权”。

  8月7日,河南省招生办回应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确认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试卷为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已及时书面回复考生及家长。一出闹剧在大众的质疑声中登场,在官方的详尽调查中收场。

  8、国际学校食堂食物腐烂变质

  学费10万,吃的却是发霉番茄、变质猪肉……上海中芯国际学校食堂厨房内蔬菜腐烂变质引发家长极度不满与恐慌。官方调查后责令校方立即停止原承包商供餐,并将对全区所有学校食堂开展专项检查。上海市食药监局、市教委下达指令,上海怡乐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被立案调查,学校校长被免去职务。

  其实,这并非孤例。2018开学季,校园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集中爆发。江西万安县因为企业配送营养餐食材发霉,紧急停止其配餐服务并严厉追责;安徽芜湖两所幼儿园又因为使用过期调味品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被立案调查,涉事幼儿园股东和院长直接被刑事拘留。亡羊如何补牢,还需更多追问。

  9、逐步取消特长生

  2018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这一消息一出,正在大力督促孩子修习器乐、围棋、武术、航模、舞蹈的家长,纷纷对此大加吐槽。

  早些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特长生招生,原意是给部分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升学选择、录取优惠,以促成其兴趣发展。如今,小升初特长生的招生都已被异化为“升学捷径”。为应付特长生招生考试,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有无兴趣,都把孩子送到培训班突击训练、考级、参加竞赛。长期机械化的练习,反而泯灭了孩子的兴趣,加重了孩子的身心负担,最后也并没有真正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

  新政的出现,恰恰可以敦促我们做家长的关注孩子本身的志趣所在,消除特长学习功利化的一面,让真正发自肺腑的爱好,可以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精神享受,以促成其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

  10、直播教学改变贫困地区学子命运

  2018年底,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刷屏,文章介绍部分贫困地区的248所高中通过在直播名校课程3年,7.2万名学生通过观看直播课程的方式读完高中,其中88人考上清北,有学校甚至出了省状元。此文引起网友广泛热议,人们感叹教育科技缓解教育公平带来的巨大差异的同时,不少教育公益、教育科技人士也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资金支持将这项举措同步落地到更多贫困地区学校。

  网课改变命运,也带来了另一种精英教育的质疑与争议。从已有的数据与调研看,直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有着积极意义,但与顶级中学同步上课模式并不适合所有人。面对复杂的教育系统,“一块屏幕”与实现教育公平之间仍有较大的距离。

  新浪教育更多“一揽子”年度盘点:

  2018年度网络热词:别告诉我你没有用过

  2018年度表情包:没用过你还会聊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