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宋礼华:恢复高考 三晋源木门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响雷_安徽

  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外留学的他谢绝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为“八五”科技攻关;多年来,他钻研新的科技领域,填补国内科研空白,为中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从科学家到企业家,从知识分子到商界人士,他成功实现了转变,也成功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新浪安徽本期独家对话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宋礼华,一起来听他讲述改革开放改变一代人命运的故事。

  恢复高考 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1977年恢复高考,宋礼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徽农学院植保专业,成了文革后第一批进入高校的大学生;1978年改革开放,赶上中国发展的好时代;1984年他获得植物病毒学硕士学位。他说,正是这样一个机遇,改变了他们这一代人的一生。

  大学四年的钻研,三年研究生的深造,以及国外留学的经历,为宋礼华在科学研究和科技企业的管理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给宋礼华的人生带来了重大的转变。他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1977年的恢复高考,没有恢复高考,就没有我们这一代人的今天。”同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迎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品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成就了像宋礼华一样的奋斗者。

  国家需要 所以我回来了

  90年代,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是势头正猛的时期,但当时国外科技力量依然远超中国,而此时安徽省正在筹备“八五”科技攻关,当时的宋礼华正在国外留学,他谢绝国外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投身到科技攻关的项目当中。他说,回国的出发点便是想把在国外学到的技术带回祖国,为国内科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下,宋礼华所研发的“人α-干扰素单抗亲和层析胶”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被广泛运用。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科研节点,也是基因工程干扰素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说到在此项研究给他个人所带来的意义时,他说:“它是我的第一桶金,或者说是从市场上获得的第一笔收入。” 因为这笔收入也让宋礼华能够开展更深入的干扰素研究,改变了中国干扰素遭国外垄断的现象,不仅对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起到很好的产业化示范作用,对宋礼华来说,这也是他实现产业化的奠基石。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不同的身份同一份责任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从知识分子到商界人士,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功的跨越。他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商业元素,为科研带来更多价值,为市场带来更多的利益,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探索出更广阔的道路。

  “从科学领域向商业领域的转型最难转的可能就是观念”。过去固有的学术概念要求科研成果不仅要高大上,要评奖还要发表论文。但是这种理念在市场上是受到挑战的。因为市场讲究的是成果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能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宋礼华说:“从一个科学家向一个企业家的转变,要经历对市场,对企业的管理。”科学家到企业家,看似两种不同的身份,两类不同的人群,但其实不同的只是身份和管理模式,更重要的还是坚守在岗位的那一份初衷和对科研的热忱。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改革开放让中国能够很快的跟上国外的科研步伐,把国外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功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这是时代的伟大成就,也是时代赐予国家的机遇。

  (责任编辑 黄友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