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齐国灭宋国”:是齐国国运的转折点,也是齐愍王人生的转折点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宋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在国际上,“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在国内,“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淫於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于是诸侯皆曰‘桀宋’”。

诸侯列国均认为,宋君偃重蹈商纣王之覆辙,国际社会有义务诛杀,并纷纷“告齐伐宋”。齐愍王作为当时诸侯列国三强之一,亦想借伐宋之机欲有所为。《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宋君偃四十七年,“齐愍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由此可见,灭宋非齐一家所为,而是齐、楚、魏三家举兵的结果。

“齐国灭宋国”:是齐国国运的转折点,也是齐愍王人生的转折点

齐愍王

齐国自齐威王起国力大增,到齐愍王时与秦、赵位列战国诸侯列国三强。齐愍王原本过得挺舒服的,当楚、韩、魏、赵为秦患绞尽脑汁的时候,齐国因与秦国不接壤,少了不少麻烦。但齐愍王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会与宋国结下不解之缘。

读史至战国,“齐国灭宋”是一块试金石,令齐愍王之本性暴露无遗。“历史倪说”认为,以灭宋为转折点,齐愍王由诸侯拥戴的伐“桀宋”领导者而至众叛亲离,诸侯群起攻之;由一位正常的君王而暴虐无比;由当时诸侯列国之三强而至国破、身死;由怀揣天子梦竟成灭顶之灾,为燕国报仇雪恨提供契机。

但是以齐愍王的视角来看,以灭宋为契机横扫诸侯为天子并非白日做梦,齐国是有条件为之的。灭宋之前,诸侯列国纷纷“告齐伐宋”,足以证明齐国在诸侯列国心中的地位,且齐国为诸侯列国三强之一,可以放手一试。

“齐国灭宋国”:是齐国国运的转折点,也是齐愍王人生的转折点

齐愍王怀并吞天下之心

“历史倪说”认为,齐愍王在“欲为天子”之路上操之过急,以至诸侯列国公愤。再者,齐国国内并非完全反对齐愍王并吞诸侯,只是齐愍王灭宋之后成就感过于强烈,以至于刚愎自用,且在内部沟通上做的工作不够,未与群臣认真商讨规划方案,并在齐国国内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却一味乾纲独断诛杀反对者,示齐人以“暴虐”。相比于齐愍王之“操之过急”,秦国虽有并吞天下之心,且连年攻伐邻国,但其“温水煮青蛙”式的攻伐战略,令诸侯列国有胆寒之心,却难以形成公愤。

一、齐愍王骄而暴,至国内国际愤恨

1、齐、楚、魏三家灭宋之后,齐愍王忽然产生了带领齐国更上一层楼的想法。于是,齐愍王趁势对楚、韩、魏、赵用兵,且盯上了周室,《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

在此背景下,齐国的宿敌燕国立即联络诸侯列国,合谋伐齐,《资治通鉴卷第四·周纪四》记载:“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2、齐国国内,群臣见齐愍王既骄而狂,心急如焚,纷纷劝谏,结果其非但不听,反而诛杀劝谏者,《资治通鉴卷第四·周纪四》记载:“狐咺正议,斫之檀衢,陈举直言,杀之东闾。”

“齐国灭宋国”:是齐国国运的转折点,也是齐愍王人生的转折点

齐愍王怒斥反对者

之后,齐愍王竟然骄狂到,着手考虑对门客数千,素有“君子”之名,且出身王族的孟尝君下手。《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后齐湣王灭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后来,六国联合伐齐时,魏国相国正是孟尝君田文,《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离齐后,逃到魏国,“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

“齐国灭宋国”:是齐国国运的转折点,也是齐愍王人生的转折点

齐愍王思索处理孟尝君之策

乐毅率领燕军“长驱逐北”,如入无人之境,即是齐愍王众叛亲离的最好证明。《资治通鉴卷第四·周纪四》记载了乐毅对齐愍王治下的齐国的判断:“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

由此可见,齐愍王无道,丧失民心,国内人心惶惶,军心涣散到了一触即溃的地步。

二、宿敌燕国乘胜雪耻,一举破齐

齐愍王的“灭宋而骄”立即成为众矢之的。秦国在不断用兵征伐的同时,秦昭襄王频繁会见诸侯国君,对齐愍王之事表示关切。《资治通鉴卷第四·周纪四》记载,齐愍王灭宋的第二年,“秦王会楚王于宛,会赵王于中阳”,且派遣蒙武“击齐,拔九城”。

在秦昭襄王频繁会见诸侯国君的同时,齐国的宿敌燕国也在盘算报当年险遭灭国之耻。

1、燕子之为王三年,燕国发生大乱。齐宣王立即派人前往燕国联系燕太子平,怂恿他于燕国大乱之际出来主持正义,夺回王权,并表示齐国愿意倾全国之力帮助其平叛。

燕太子平聚集支持者,与将军市被一起包围了燕国王宫,讨伐燕子之。但是经过一番战斗,王宫仍然未被攻克。正当此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将军市被率领人马反而朝燕太子平攻杀而来,结果市被战死,还被暴尸示众。

燕国内乱持续数月,死亡数万,以至于国中百姓恐惧不已,离心离德,无心再战。正在此时,齐宣王令匡章率领五都之兵,加上边境的军队一起讨伐燕国。此时燕国的情况是“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军所到之处犹如无人之境。齐军不费吹灰之力即取得了大胜,且燕王哙身死,燕子之被擒之后被烹煮。

客观来讲,正是齐国的出兵才结束了数月不止的乱局,为燕国创造了一个新的开始,但是在燕国看来,齐国讨伐燕国确实有趁火打劫之嫌。另外,燕国君臣将齐国出兵之“美意”视为耻辱,足见齐军在入燕境之后的表现决不能以“正义之师”来形容。

2、燕昭王即位之后,以“雪先王之耻”为毕生之愿,“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一时间“士争趋燕”。燕昭王以身作则“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历经二十多年的努力,国富民强,军力大增,《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

而今,齐愍王“灭宋而骄”引起公愤,燕昭王岂能错过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资治通鉴卷第四·周纪四》记载:“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

“齐国灭宋国”:是齐国国运的转折点,也是齐愍王人生的转折点

燕昭王思量伐齐

乐毅立即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对伐齐之事发表看法,“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燕昭王对乐毅的见解深表赞同,立即着手实施,即“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齐国灭宋国”:是齐国国运的转折点,也是齐愍王人生的转折点

乐毅发表伐齐看法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燕、秦、楚、三晋合谋,各出锐师以伐,败我济西”。《资治通鉴卷第四·周纪四》记载的更为详细,“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愍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

经此一役,齐国战败,天子之梦瞬间成为灭顶之灾,《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齐兵败,愍王出亡于外”,与此同时,诸侯列国对是乘胜追击还是适可而止意见不一,《资治通鉴卷第四·周纪四》记载:“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史记·燕召公世家》更是以“燕兵独追北”记载。

当乐毅率领燕军的深入齐国时,“齐人果大乱失度”,齐愍王见大势已去,立即逃亡,以至于“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

“齐国灭宋国”:是齐国国运的转折点,也是齐愍王人生的转折点

乐毅破齐

齐愍王出逃至卫国,卫君对这位流亡之君不但“辟宫舍之”,还“称臣而共具”,谁曾想齐愍王却骄狂不已,《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愍王不逊,人侵之”。齐愍王的所作所为令人反感,再加上,卫国实际上已经“属之”三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愍王去,走邹、鲁,有骄色,邹、鲁君弗内,遂走莒”。

“齐国灭宋国”:是齐国国运的转折点,也是齐愍王人生的转折点

齐愍王逃亡至卫仍骄狂

正当齐愍王陷入困境的时候,“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相齐愍王”。此时,楚顷襄王对齐愍王伸出“援手”绝非出于仁义,而有其利益诉求,且淖齿无心救齐,却有心与燕国瓜分齐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淖齿遂杀愍王而与燕共分齐之侵地卤器”。

三、结束语

齐愍王“灭宋而骄”,令国人唾弃,诸侯列国愤恨,空有并吞天下之心,却落得国破身死。《资治通鉴卷第四·周纪四》对此事做了如下评价:“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关注“历史倪说”,分享历史精彩!

本文由“历史倪说”参考以下资料:

1、《史记·秦本纪》

2、《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3、《史记·宋微子世家》

4、《史记·燕召公世家》

5、《资治通鉴卷第四·周纪四》

6、《纲鉴易知录卷六·周纪》

本文作者:历史倪说(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41448630177025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