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殷商古国——虘国,远古时期一支“与虎谋皮”的民族

殷墟卜辞中有一个以“虘(cuó)”命名的神秘古国,叫虘方。“虘”字甲骨文有多种写法,有时傍边会加上“手”,故又叫“虘又”方。早期卜辞“……王,翌乙丑……一月,在虘。”卜辞残缺,具体活动不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商王在虘地进行贞卜,说明虘方至少在武丁时期属于商王势力范围,并与王室保持密切联切。但在第三期卜辞中又出现了商王伐虘的记录,可见到了廪(lǐn)辛﹑康丁时期,虘方又开始转变方向,选择与商决裂,于是商王对虘方进行大规模的征讨。期间可能抵挡不了商王朝的压力,虘方被迫归顺过一次,最终再次背叛。纵观虘方在商代中晚期的活动轨迹,虘族人对商王时叛时服,极不稳定。

殷商古国——虘国,远古时期一支“与虎谋皮”的民族

虘的甲骨文

虘方的地理位置有两种说法:即殷西说和殷东说。根据卜辞“乙丑王卜,贞……遣告侯田,册虘方、羌方、羞方,辔方,余其从侯田甾伐四邦方。”大意是商王占卜,并将占卜结果告诉侯田,令其出征讨伐虘方、羌方、羞方,辔(pèi)方。册,是册伐之意;侯田,可能是田侯,商王身边的武将;四邦方,即虘方、羌方、羞方,辔方,当时商朝西北部四个实力比较强大的敌对国。我们对羌方较为熟知,它常出没于殷王畿的西北一带,这里虘方将其并列,说明虘方极有可能就在羌方附近,至少不会离得很远,不然,商王是没法一口气讨伐的。不过,山东费县曾出土过一批铭文带“虘”的商代青铜器,因此有学者认为商代虘族的老家在东夷。当然,也有学者考证认为虘族群来自东北兴安岭山麓的以捕杀大型兽类为生的猎民,他们以虎为图腾,其中有一支族人迁徙到周初的燕之东北一带开邦立国。

殷商古国——虘国,远古时期一支“与虎谋皮”的民族

太师虘簋

“虘”带虎字头,象形复杂而多变,甲骨文写法至少有四种,但虎字头始终不变。一般认为“虘”可能来自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通常会取一张类似虎皮的东西作为祭祀道具,这可能是该部族举行祭祀时的一种传统习俗。这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陕西扶风县出土西周铜器“太师虘簋(guǐ)”或可以得到映证。该器铭文中有“王呼宰曶(hū)赐太师虘虎裘。虘拜,稽首”的记载,说得是周王召见太师虘,令一个叫“曶”的人赐太师虘一件虎皮裘,太师虘谢恩。周王为什么要赏赐太师虘虎皮?虽然那时拥有虎皮是尊贵的象征,周王用它来赏赐功臣本身就是一种肯定。但这里恐怕还有一层特殊意义,这个太师虘很有可能是来自商代虘族。虎皮是虘族祭祀时的重要道具,周王赏赐太师虘虎皮裘正是对虘族传统习俗的尊重。很有可能,早期虘族是一支“与虎谋皮”的民族。

殷商古国——虘国,远古时期一支“与虎谋皮”的民族

虎皮

虘方在武丁时是臣服于商的,武丁盛世过后,虘方的实力逐渐强大,最终脱离商朝,并与邻近的“四邦方”联手一起与商王作对。商王派兵征伐,但数次失手。“戍及虘方。弗及。”、“戍弗及虘方。戍及虘方,弗……”戍(shù),边防驻军,商王利用守卫边疆的军队去征伐虘方。类似记载较多,无一不在说明商王出师失利,可见虘方的力量确实不容小觑。为此商王动用了各种军事力量,除了“戍军”,还派亲信大将如伯、侯田等实力派前去征讨,而且历经数代,期间反反复复,直到晚商帝乙帝辛时期还没能将虘方彻底征服。第五期卜辞“乙卯王卜,在囗師,贞余其敦虘,十月戊申?。王曰:吉。在八月。”敦,攻伐之意,商王在囗地占卜,利用囗師去敦伐虘方,根据天干地支测算,此次征伐虘方历时两个月。不过,在第三期卜辞中除了商王征伐虘方,另有“小臣虘”的记载,这只能说明虘方可能因为某种因素对商朝有过短暂的降服,并在商王室出任过“小臣”一职。

殷商古国——虘国,远古时期一支“与虎谋皮”的民族

史墙盘

虘方最终有没有被商王征服,卜辞中不见记载。根据后世出土铜器,商亡后,虘国族人可能遭到了周族的打击和驱逐。虘方是晚商时期的一大强族,而且极不安分,即使商王无力征服,周族自然也不会放过。“虘族”的踪影经常在西周出土铜器中出现,而且分布范围较广,从陕西扶风、北京房山、山东费县等地出土的铜器中均有虘族人的活动轨迹。有说法是虘族人在商末被周族击溃,并进行分散管治,有的可能还归顺了周,并受到重用。根据著名西周铜器“史墙盘”铭文记载,虘族曾被周武王征伐,之后周成王对虘族人进行统一管理。

文/堰风

殷商古国——齐国,太公齐国的前身,商王在此配有“齐师”

本文作者:堰风来袭(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329778649589402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