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忠言逆耳:商鞅之所以落得身首异处,概因听不得别人良言相劝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改革,通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可是最终变法的实施者商鞅却没有能够善终,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分析商鞅的结局,商鞅之所以会在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和其过于贪恋权势,听不进去别人的忠言有很大的关系。

忠言逆耳:商鞅之所以落得身首异处,概因听不得别人良言相劝

商鞅

商鞅原本是魏国相国公叔痤的的门下,由于在魏国没有得到重用,才来到了秦国,而这时候秦国的秦孝公正为了广招贤才,使秦国强大起来。商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引荐,见到了秦孝公。随后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在秦国开始了变法。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实施变法改革十八年,其鼓励农耕,抑制工商,削弱贵族、官吏特权的变法确实使秦国经过一些列的改革强大了起来。可是商鞅的变法是建立在严酷的法律制度之上的,并不是循序渐进的改革,因此商鞅的变法触动了很多贵族和官员的利益。好多官员和贵族也因为违法被施以刑罚。所以商鞅的变法改革并不受秦国贵族和官员的认可,甚至还遭到了反对。只不过由于秦孝公的支持才得以实施。

忠言逆耳:商鞅之所以落得身首异处,概因听不得别人良言相劝

商鞅剧照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在秦国为相十年的商鞅,看到秦国在自己的变法下渐渐的强大了起来,受到朋友和一些官员的称颂和恭维,因此逐渐的骄傲自满起来。对于潜藏在背后的危机却没有一点发掘。有一天,商鞅的心腹孟兰皋向商鞅推荐了一个策士赵良。赵良看到了商鞅不曾看到的危机。因此想劝说商鞅趁着危机还没有爆发,赶紧功成身退,从而保全性命。

赵良见到商鞅的时候,商鞅对赵良说:“我之所以能见你,是因为孟兰皋向我推荐了你,让我们交个朋友吧。”从商鞅的话中可以看出当时位高权重的商鞅对于赵良并不是多么的看中,见赵良只是给自己心腹面子。看到这种情况,赵良没有答应商鞅交朋友的请求,并说自己并不是因为贪恋名位才来见商鞅的。

对于自己的变法改革成绩想当满意的商鞅见赵良并不愿与自己交朋友,感觉到很没有面子。岔开话题问赵良对自己的变法怎么看。赵良为了加深商鞅对自己的印象,从而达到劝说商鞅的目的,对商鞅说:“能够听从不同意见的是聪明人,能够自我反省的是明白人,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强大的人。虞舜曾经说自谦是最好的美德,你不如用虞舜这句话来自我总结,就不要问我了。”

商鞅见赵良不愿意对自己的作为谈看法,就自己说到:“变法前,秦国的习俗和细蓉没有什么分别,我改变了秦国的陋习,并且大量建筑宫殿,如今秦国变得和魏国没有什么分别。你看看我治理下的秦国,再看看百里奚治理下的秦国,我们两个人哪个更贤能?”

赵良说:“就像一千张羊皮也比不上一张狐狸腋下的皮贵重样,一千个人的随声之言,不如一个人的直言,周武王善于听从直言,因此国家昌盛,纣王喜欢听趋炎附势之徒的话,所以亡国。你如果像周武王那样,不对说真话的人打击报复,那么我愿意和你说真话。”商鞅统一了赵良的请求,答应赵良说真话不会为难赵良。

忠言逆耳:商鞅之所以落得身首异处,概因听不得别人良言相劝

商鞅

“百里奚是楚国边地一个放牛的贱人,听说秦穆公贤德想见秦穆公,无奈身无分文的他只能在楚地放牛,秦穆公听说了百里奚的才能后,以五张牛皮赎回了百里奚。并且拜百里奚为国相,地位在秦国贵族之上,任相国七年,反对征讨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君主,一次出兵解救楚国之祸,在境内施行教化,施仁政于诸侯,八方少数民族都来朝拜。秦国百姓都称颂他。不仅如此,百里奚作为相国,经常是轻车简从,从来不带护卫,烈日下不打伞,劳累了也不坐车,有功名也不拿出来显耀,德行广传天下,以至于百里奚死的时候秦国的男女老少感于其德行,都痛哭流涕,就连儿童都不唱歌了,这就是百里奚的德政。”

赵良对百里奚进行了一番评价,接着讲商鞅的作为来和百里奚做比较。

“反观你呢?你是靠巴结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才才获得了接近秦孝公的机会,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才能飞黄腾达,这是成名的正道吗?显然不是。你出任相国治理国家,却对百姓漠不关心,不为百姓谋利益,只顾着建造豪华宫殿,不断对外征战,这是功劳吗?不是!而且你以严明法律为借口,对太子的老师施以墨刑,用严刑酷法对待百姓。对于秦国的贵族你也是一视同仁,经常以刑罚来惩戒他们,你这不是德政,是在为自己积累怨恨,取祸之道啊。”

“况且诗经上说过,老鼠都举止得体,这人却蛮横无礼,既然蛮横无礼,何不赶快断气?以诗经讲的,再来看看你的作为,不是长寿之兆啊。太子的老师公子虔被你个了鼻子,已经八年没有出门了,你又杀了杀祝懽,对公孙贾施以墨刑。诗经说,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可你看看你你所做的这几件事,有哪件是得人心的?不仅如此,你一出门,深厚跟随的车辆就是数十辆,车上载着全副武装的士兵保护着你,如果没有这些护卫,你敢出门吗?”

赵良说到这里,劝说商鞅,说商鞅已经是危在旦夕了,秦孝公活着的时候,可能没有人敢对商鞅怎么样,等到秦孝公不在了,商鞅的灾祸就临头了。可是商鞅对于赵良的话确实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后来,果然被赵良猜中了,商鞅大难临头。就在这一年,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继位,曾经被商鞅迫害过的公子 公子虔乘机发难,向秦惠王告发说商鞅谋反。商鞅会谋反吗?当然不会,可是对于商鞅没有好印象的秦惠王却将这些假话当成真的对待,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却因为自己颁布的法律连住店都不行,想逃亡魏国,秦国由于商鞅曾经欺骗伤害过魏国,对商鞅恨之入骨,不许商鞅进入魏国。最终商鞅逃回自己的封地真的谋反了,被秦军杀死,尸体被运回咸阳车裂。

忠言逆耳:商鞅之所以落得身首异处,概因听不得别人良言相劝

商鞅剧照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商鞅也曾对赵良说过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可是对于赵良的劝说却不当回事,岂不是自食其言?对于赵良的好心相劝,当作耳旁风,不肯正视自己存在的危险,就是由于商鞅过于热衷于权势,放不下到手的一切,最终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相反,秦国的另一位名相范睢却很懂得进退,在蔡泽的劝说下,急流勇退,不贪恋权位,最终得以善终。

通过商鞅身死这件事告诉世人,不论你又多大的权势,有多高的成就,一定要能够认清形势,到了该放下的时候就要放下,不能因为贪恋曾经的一切,而最终身败名裂。对于如今的人来说,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势,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忘乎所以,听不进去别人所讲的真话,最终落得一无所有。

本文作者:老王春秋观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859578914635828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