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百年来的闯关东精神

百年来的闯关东精神

闯关东是对从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40年代近300年的时间里,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向东北地区转移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略称。纵观闯关东的历史,其移民数量之众、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均堪称中国移民史之最。山东、河北等地的民众为了生存,不顾禁令,翻关越墙进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语义的来源,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闯关东是从清朝开始的。

顺治元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从盛京起驾迁都北京。辽沈地区人口大多“从龙入关”,留在东北地区的人口约40万,东北地区地区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如果移民开垦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财源。

百年来的闯关东精神

就是在这种形式下,顺治八年,清廷下令“令民愿出关垦地者,山海道造册报部,分地居住。”一般认为,顺治八年是闯关东的起点,很多闯关东人在族谱中把他们闯关东的年份记为这一年。

天灾人祸下的移民

据史料记载,在清代中原地区人口稠密,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其中,山东自古以来地少人多,人口密度位居全国前列。而且山东的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在清代,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害245年次,黄河、运河洪灾127年次,潮灾45年次,平均每年受灾34次,受灾县数占全省县数的31.8%。在清政府招垦、戍边政策的推动下关内地区的居民开始大批地迁往东北地区。除了响应清朝政府号召迁徙的“官方移民”之外,鲁、豫、冀、晋、陕五省还有相当一部分突破各种封禁“偷渡”出关的流民。这些流民从海路和陆路两条线路向东北流徙。陆路是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等长城各关口出关,进入东北地区。海陆则是由山东半岛或福建沿海乘船到达辽东半岛后进入东北地区。他们在闯关东的路途上翻山越岭,劈波斩棘,历尽坎坷,由于没有正当的身份,他们大多只能用穷乡僻壤有的当了佃户,有的做小本生意,开始艰难地立足谋生及多方创业。

山东移民主力军

当年,闯关东的有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的灾民,也有福建、浙江一带的流民。但在闯关东的人群中,山东人无疑是最多的。闯关东的山东人是开垦东北的主力军,他们在白山黑水间放山淘金、垦荒、挖人参,同时也把齐鲁文化带进了闯关东的队伍之中,并使齐鲁文化在东北地域有了新的发展。有资料显示,到1929年关内各地闯关东人数超过3000万,数量列前三位的依次是山东人、河北人和河南人,其中山东人占到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前,山东各地闯关东人口占山东总人口的5%左右,最多的时候,一年便有上百万人闯关东。

百年来的闯关东精神

闯关东的道路是十分艰难的饥饿和艰辛自不必说,而且厄运就像梦魇一样死死缠绕着那些无辜的难民,1927年在青岛周边就发生了重大的事故,数以百计的难民失去了生命。

沉船事件

在青岛和红石崖之间,往返的日本小火轮“现德丸”号只准载客150人,而在红石崖港口及上船赴青岛,然后转船去东北的难民却很多,他们争着上船,想尽快经过青岛赴关东。1927年9月,日本船长贪图钱财,违章装载了400余人,船小抵不住人多,当船行驶至小港码头十余里处,船身进水沉没了,幸亏附近正停泊一艘美国军舰,立即上前营救。但仅救出121名乘客。其余300余人死亡或失踪,成为这成为青岛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船难。据当时的《晨报》刊载,罹难者中,最为凄惨的有许、孙两家人。许家14口人,只有一人得救。孙家也只幸存了一名叫孙全的14岁少年,其父母兄弟共14口人全部淹死。原本打算背井离乡去寻找一个让自己家族能够生存下去的地方,但结果却客死他乡,甚至连尸体都不知沦落何处,只留下无辜无家可归的孤儿独自流浪。

您的家族从山东哪里迁居东北?能否分享一下您的故事。

本文作者:东北弓长张(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83582240056986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