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古代祈雨仪式知多少

古代祈雨仪式知多少

现代“祈雨”节 资料图片

在我国古代,不管是皇帝或是官方祈雨,还是民间祈雨,都是由一系列复杂的仪式组成,而且不同朝代,不同地方祈雨仪式往往也是各不相同的,反映了古代人的思想观念和蕴含的丰富文化内容。

最早对抗旱灾的人是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为何逐日?是他用“龙”强行求雨。夸父逐日,实际上就是太阳晒到哪里,夸父就站到哪里,向天上的龙(即龙王)表明,地上大旱,地上的龙被困,无法行动。逼天上龙王化云为雨,救地上的龙,让其升空。夸父渴了,喝黄河、渭水及大泽的水,自己死了,却成功地使干枯的手杖,化为邓林——复活的树林,取得抗旱的成功。

《汉书·食货志》载:“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 对立足未稳的商王朝来说,无疑是一场最严峻的考验。商王汤,相信占卜,卜辞中出现了“不雨,是天遣”之意。于是,汤即命在郊外设祭坛,每日安排人行“郊祭”,供奉上天,祈求上天降雨。这种“郊祭”的仪式是:燃烧木柴,用牛羊猪狗等牲畜作为上供的“牺牲”。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苦苦哀求,苍天却毫无赐雨的迹象。大旱持续到第七个年头时,汤再命史官占卜,占卜的结果是:需用“人牲”祭天。“人牲”就是将活人放在柴上焚烧,以此感动天地鬼神。这种求雨仪式名“烄”。汤听后不忍地说:我祭祀占卜求雨,本为救民,怎可用他人去焚烧呢?用我自己来代替吧!若万民有罪,也应由我一人承担。祷告完毕,汤便自己坐到燃烧着的柴堆上去了。突然,乌云翻腾,狂风大作,一场大雨骤然降临,不仅浇灭了柴堆之火,还解决了广袤大地上的七年之旱。他爱民自焚的事迹,为后来历朝历代树立了明君舍己“求雨”的榜样。

从周代起,名为“烄”的求雨仪式,开始被名为“焚”的求雨仪式替代。《艺文类聚》记载:“夏大旱,公欲焚巫尪(尪指有病之人)。”这里的“焚”,即商代的“烄”。“焚”是一种相当庄重严肃的求雨仪式,其应先祈祷和“暴”,实在无奈,最后才“焚”。“暴”就是将人置烈日下暴晒的求雨方法。《礼记》中:“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春秋以后,由于人本观念的发展,焚人祭神越来越受到批评,《艺文类聚》记有:“昔宋景公时大旱,卜之,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为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雨,将自当之。’”于是,“焚巫”逐渐为“暴巫”所取代,即让巫在烈日下暴晒,以晒替代焚祈祝降雨。但“焚”和“暴”这两种求雨仪式仍然很不人道,渐渐又产生了“雩”的求雨仪式。

周代,还有一种统治者的求雨仪式叫“雩”。《春秋公羊传注疏》的“注”作了表述:“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礼记正义》:“雩,吁嗟求雨之祭也。雩帝,谓为坛南郊之旁,雩五精之帝,配以先帝也。”在这种“雩”的祀礼中,主角是帝王官员,而从事乐舞的配角却是巫觋(指男女巫师)。由于“雩”是统治者的主要求雨仪式,尽管“雩”的形式在历代有所不同,但从周到清,一直是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正史的《礼制》中,均有“雩”礼的记录。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通过对古文献中求雨案例的整理,运用了阴阳和五行理论,对求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诠释。专门写了大旱时《求雨》、雨涝时《止雨》的文章,收在他的政治哲学著作《春秋繁露》中。《求雨》讲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求雨仪式,成为官方较长时期求雨仪式参照的范本。《求雨》篇写得非常系统且详细,甚至在人们熟知的四季之外,还添了专门的一季——“季夏”。将“属土”的戊己日,单独列为“季夏”,其仪式又有别于其他四季。董仲舒祈雨之法强调五行理念,祭品、服饰、方位、颜色对应于五方观念。董仲舒运用天人感应的理念,加上了阴阳之术,使求雨的方式更加理论化。比如求雨的时候,城市的南门必须关闭,北门开放。因为南为阳,北为阴,火为阳,水为阴。还要把妇女全部集中到开阔地,免除女性同胞的租税,同时,要加大男性的租税。禁止男性喝酒,丈夫见到妻子,还需要恭敬有礼……因为男为阳、女为阴,求雨之法需“损阳益阴”。

后来宋代中央政府也多次颁行“祈雨法”,要求地方官吏遵行,主要举措就是以龙或者是其他水生物致雨。宋真宗咸平二年颁行“祈雨法”后,景德三年又颁行的“画龙祈雨法”,以及宋孝宗在全国颁行“蜥蝎祈雨法”等。这些祈雨新法并没有多大创新,其本质仍是交感巫术,以道具式的土龙、画龙等,代替想象中的真龙,形成更为直观的祭拜对象,再辅以阴阳五行之术,求与同类相感。

本版文字由董文虎撰写

来源:中国水利报

本文作者:中国水事(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378606245340826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