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开启汉化之路的北魏太后

公元465年五月,年才26岁的北魏文成帝驾崩了。按照鲜卑族习俗,死后第三天要举行火化仪式。由48位王公大臣将文成帝的遗体放在御床之上。整个送葬行列跪在离火化台300步以外的地方;当火化台点燃的时候,人群中突然冲出个20多岁的女人号哭着扑向火堆,此人正是文成帝的冯皇后。跪在后面的宫女赶快把她拦腰抱住;而冯后因悲伤过度,昏迷很久才醒。

开启汉化之路的北魏太后

这位意欲殉葬的冯皇后的祖父是十六国末期北燕的君主冯弘。北魏灭北燕后,冯后幼时父亲因罪被诛,自己也被没入宫中为奴婢。幸亏得到了身为北魏太武帝左昭仪的姑妈的保护,使冯后才貌双全,十四岁即被文成帝选为贵人,后来成为皇后。文成帝死后,年仅12岁的长子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尊冯后为皇太后。冯太后面对主少国疑,权臣(车骑大将军乙浑)擅命的形势,毅然诛杀乙浑,于466年宣布临朝称制。

开启汉化之路的北魏太后

名曰“太后”,其实冯后尚是二十四岁风华正茂年纪,遂以散骑常侍李弈为男宠,风声传到献文帝耳里,自然觉得颜面无光。470年,当时已经亲政的献文帝组织打老虎行动,族诛李弈一门,官方给出的罪行自然只有“贪赃枉法”,而没有“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李弈被杀导致冯后与献文帝关系极度恶化,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太后与皇帝并无血缘关系,双方争夺权力起来更没有任何顾忌。471年,18岁的献文帝以退为进,宣布禅位于不满5周岁的皇太子拓跋宏(即北魏孝文帝),力图用父子联合掌权的方法从冯太后手中夺回大权,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就将献文帝禅位事与“(赵)武灵王授位于子而自称主父”事相提并论。但是冯后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经过几年的暗战,476年五月,终于使人在食物中投放药物,毒杀了太上皇拓跋弘,35岁的冯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再次临朝称制,执掌北魏的军国大政。

开启汉化之路的北魏太后

冯后二次临朝时期的权力班子,大体由拓跋宗室、汉族士人、冯家外戚及身边的“小人”组成。所谓“小人”指的就是宫中宦官及已至壮年的冯后为满足自己欲望而招入的男宠。但正是其中“见宠帷幄”的凉州名门后裔李冲,协助冯后揭开了北魏历史上最伟大变革的序幕。

孝文帝的年号叫“太和”,冯后主导的汉化变革即以“太和改制”之名载入史册,使北魏在北族政权向传统中原王朝转型中迈出了决定性步伐。原本北魏的官僚制度十分奇葩,百官干活没有工资,结果只能拼命贪污造成民不聊生,冯后下令制定俸禄制,同时又规定贪污一文钱就要处死, 官民矛盾立时缓解;太和九年(485年),冯后实施影响北朝隋唐数百年的均田制,使无地少地的农民能够依靠法律规定获得一定数量的十地;翌年,冯后又采纳李冲的建议,推行三长制,即五家为一邻,设一邻长;五邻为一里,设一里长;五里为一党,设一党长,重建了自从五胡乱华以来彻底崩溃的华北封建统治基层组织。而李冲的才干也使人折服,人们认为朝廷中少不了他这样的人,他与冯太后的关系逐渐趋于半公开状态。

对于年幼的孙皇拓跋宏,冯太后尽心加以培养教育。临朝称制后,她要求拓跋宏认真读书,汲取历代帝王的统治思想与经验,以养成雅好读书,手不释卷的习惯,又作《劝戒歌》教育拓跋宏严格自律,甚至有一次将皇帝“单衣闭室,绝食三朝”。她苦心孤诣,要为北魏王朝培养出一代杰出的天子。因此,孝文帝虽然是拓跋王朝的君主,但他自幼受到的教育却是完全的中原汉文化传统的。

开启汉化之路的北魏太后

所以,当490年冯后去世(谥号“文明太皇太后”)以后,她热衷于推行的改革大计并未受到影响;孝文帝虽然受过文明太后严厉管教,却是文明太后事业坚定不移的继承者;虽然通过迁都摆脱了文明太后生前在旧都平城造就的政治氛围,却将文明太后推行的北魏汉化改革在新都洛阳发扬光大了。在迁都后的两三年内,孝文帝频繁地推行着从根本上触动拓跋遗风遗俗的诸多改革制度,最后就连自己祖宗传下来的姓氏也被他改成“元”氏,这个鲜卑王朝的汉化又向着更加广泛、深入的层面发展下去了。

本文作者:杂史谭(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121837116732263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