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从战国到现在,一路从危险走来,多难兴邦的民族注定辉煌

原创: 龙羽 华有青年说

​西周末年春秋初年,可谓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期之一能因为年代久远,史料散失严重,我们大家往往不容易想起这个时期。然而,当你仔细分析以后,那个年代,所谓的中国人口相对于四夷实际上还不一定占有压倒性优势,除此之外,在奴隶社会时期,中原由于还没有得到充足的发展,军事上的先进性也没有体现出来,民族形成初期积淀不深厚,甚至可以说,在秦表与汉朝建立之前,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是不够强的,百家争鸣虽有,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尚未完全形成,文化上也并不不稳定。所以,春秋初年,恐怕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为什么会这么说?虽然我们距离那个时代已经太过遥远,但通过曾经那些只言片语的史料,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时代风貌,可以体会到当时的危险。孔家后人,唐代孔颖达的《毛诗正义》中说,“幽王时,四夷交侵,中国皆叛。”在《公羊传僖公四年》则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是不是感觉没有什么概念呢?可能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我们并不能体会到当时到底有多危险!那个时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了博取美人一笑,导致犬戎族挥兵南下,一直打到了西周的都城。然而就算周平王为了游牧民族的锋芒选择东迁以后也是不得安宁。一个“交”字,一个“线’的比喻,是不是感觉生动呢?一个字,把那种危机感、紧迫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战国到现在,一路从危险走来,多难兴邦的民族注定辉煌

赫赫宗周,一朝隳灭,平王仓皇东迁,战火纷飞的关中有肆虐的西戎,东方的平原被狄人占据,南方又有,楚蛮虎视耽耽。

公元前770年,犬戎攻周,无人救应,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了,消灭西戎的重担落在了两个诸侯的肩上:同姓诸侯,中原霸主晋国,强悍的西戎世仇——秦国手里!秦国,这个马倌出身的家族获得了诸侯的地位。面对世仇,被粗山硬水,刀光剑硬磨砺出坚强意志的秦人,始终没有停止过与顽敌的较量。晋国对西戎的战绩也很显赫,而且征服手段更加灵活多样。韩非子记载:晋通过连年征战,共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居于深山,被小国环绕包围的晋国也必须不断的进行战斗,否则无法生存。险山恶水总是能磨练斗志的。

在华夏民族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总会有一些时代的英雄,选择站起来,拯救这个民族,这个国家! 齐桓公即位后,北狄进攻频繁。管仲进谏说齐桓公,公元前661年,桓公为援助邢,燕两国,孤军深入燕山地区讨伐北戎,兵戈直指孤竹,令支,并且留下了“老马识途”的佳话。前660年,北狄又纵害边陲,南下攻卫,翌年突然北进,大破邢国首都,齐国立刻回击,并将邢国迁都至夷仪,勉强保其存在。不久,狄人再次攻卫,卫懿公惨遭杀害,华夏诸国震动了,宋国连忙前来援助,火急中营救出各处百姓五千人。齐公子无亏也带领五百战车,三千甲士赶来,一场恶战,击退狄人。当时弱小的华夏各国,就是这样在危难中相互救应,相互保存的。

从战国到现在,一路从危险走来,多难兴邦的民族注定辉煌

这些炎黄子孙保国卫族的英雄事迹,我们无法忘记。 齐国三次讨伐西戎,鲁国伐一次,虢国虽小,伐戎两次。晋国攻北狄两次,卫国攻北狄一次……总之,华夏与狄、戎大战多次,双方好不热闹。

但中华有幸,民族有幸,华夏国家得以最终取得胜利。因为华族知道团结,互相援救,华夏人于危难之中相互帮助,才使整个民族度过外侵的难关。齐桓公与管仲风云际会,成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时代翘楚。

本着"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的精神,他们存邢继卫,兵定孤竹,尊王攘夷,首倡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北抗戎狄之扰,南拒强楚之患,终于让新生的华夏文明经受住了这次考验,得以在日后蓬勃发展。从此以后,秦国收复丰镐,晋国北击强胡,燕伐山戎辟地千里,吴楚百越纷纷归化,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从战国到现在,一路从危险走来,多难兴邦的民族注定辉煌

这些荣光的背后,是齐国君臣绝地一击的顽强与决心,这些荣光的背后,是华夏人共度时艰的团结与毅力!同样,这些荣光,也给形成中的中华民族融入了不屈的基因,融入了辉煌的信念!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无论遭遇多少苦难,都能有着万众一心的信念与对辉煌的向往!

本文作者:龙羽点睛(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068836555921870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