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唐太宗做过一件事,让后代史学家门伤透脑筋,不知道怎么去写

这世上,最复杂的应该就是人了,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但是普通人,就无所谓了,反正也没那么重要;但如果对方是皇帝的话,就会比较麻烦,因为皇帝的一生,都要被史学家记载。当皇帝的,生前享受了最极致权势,剩下的追求也就是死后的名声了。

唐太宗做过一件事,让后代史学家门伤透脑筋,不知道怎么去写


当初司马迁,在编写史书时,就因为不肯按照汉武帝的心思来写历史,结果被汉武帝公报私仇,然后被处以腐刑;司马迁能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史学家都能像司马迁这样,坚守自己的信念。所以后来在皇权的压迫下,很多史学家不得不使用春秋手法,对皇帝的一些行为,采取模糊处理。

而这里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堪称历史上最接近完美的千古一帝,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后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还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

唐太宗做过一件事,让后代史学家门伤透脑筋,不知道怎么去写


在李渊于晋阳起兵后,李世民就以卓绝的军事才能成为了李渊麾下的头号大将;可以说,唐朝的大半个疆域,都是李世民打下的。但李世民虽然功绩卓著,但终究只是次子,在儒家的伦理道德中,长幼有序是非常重要的,除非长子极为昏庸无德,而次子极为优秀。

虽然李世民极为优秀,但是他的哥哥李建成也是丝毫不差啊。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在李世民冲锋前线的时候,李建成一直在负责管理后方,让前线的将士从未为兵员和粮草担忧过。

唐太宗做过一件事,让后代史学家门伤透脑筋,不知道怎么去写


在唐高祖李渊看来,大儿子李建成才是王朝未来合格的掌控者,而次子李世民则是合格的万军统帅,一个从政,一个从军,挺好;但皇帝之位只有一个啊,太子李建成的帝位本来是高枕无忧的,因为李渊也是倾向于他。但是李世民及其手下的一大帮谋臣猛将不服啊,尤其是他手下的人,谁不想做从龙之臣?

太子李自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二弟李世民,心有忌惮,就和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其实也很正常,因为支持李建成的是文官集团,在朝堂上肯定占据优势。

唐太宗做过一件事,让后代史学家门伤透脑筋,不知道怎么去写


斗心机,武将们肯定不是文臣的对手,所以武将们采取了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发动政变;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听从手下的建议,发起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是为“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这就让后来的史学家们很难办了,毕竟这件事做得太过于光明正大,不过整个大唐,至少长安城几十上百万人都知道了这件事,也就是说,这件事根本隐瞒不下来,也就是说,几乎没有办法掩盖这件事。如果唐太宗是一个暴君也就罢了,直接写上去也没什么。

唐太宗做过一件事,让后代史学家门伤透脑筋,不知道怎么去写


关键是唐太宗还是个千古不世出的圣君,这就让史学家们很为难了,想要塑造一个完美无缺的帝王,但唐太宗的这点瑕疵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抹去;所以史学家们也只能是让这件事慢慢淡化下去了,不去刻意提起这件事,然后大力宣扬唐太宗的功绩;这样,也许就能让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慢慢淡化下去了。但人呐,尤其对于几乎完美的人,总是揪着那点缺陷不放……

本文作者:思维决定财富—简先毅(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075062343801293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