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文

三生三世上清华:养成游戏中国式家长背后的枯木巨魔的牢笼真实执念_上海

2018-12-19 新闻 中国式家长   游戏   玩家   家长

  “三生三世上清华”:从养成游戏看主流价值

  但出乎主创团队预料的是,很多玩家不仅玩了一周目、二周目,甚至玩到了七八周目,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上清华北大。刘张铂泷提到,游戏的美术杨葛一郎对《中国式家长》最初的设想,就是一个只提供几个小时游戏体验的、一个“小品级”的游戏,他对这种体验的描述是,“就像看了一场电影一样。”意思是,玩家只需要拿出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投入到剧情之中,获得放松和娱乐之后,就可以离开游戏。事实上,他们也是根据这一预期来设计游戏的,这就导致,当玩家玩到七八周目的时候,就会有很强的重复感,并且会发现许多游戏设定的不合理之处。在游戏上线之后,主创团队将大量的精力用于优化多次重复游戏之后玩家的体验。

  至于怎么才能考上北大清华,游戏给出的答案是,要努力。傅善超指出,根据《中国式家长》的设定,玩家的属性值(智商、情商、记忆力等)几乎不直接影响任何事件,而能够直接影响你的高考成绩的,是你学到的技能。技能是用“悟性”来换的,或者更贴切地说,是拿悟性来“买”的,悟性就相当于游戏中的货币;而如果你的属性值很高,就可以在用悟性买技能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折扣。按照这一规则,上北大清华的有效方法是通过积攒悟性,把课程(技能)一门一门刷完,而如果你智商很高,但最后课程没学完,高考也不会太理想。也就是说,即便你很有天分,但如果没好好学习,一样考不上好大学。在傅善超看来,模拟类游戏的行为模式归根结底都是一种经济行为模式,其背后的逻辑是经济理性和发展主义,《中国式家长》也不例外。联系现实,我们似乎也可以发现,这种经济行为模式一早就渗入了今天的教育,或者说是新自由主义主体的养成过程中,一个人要活得像一个企业,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实。

展览现场